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境官场的规则 (第1/2页)
惯例之所以能成为惯例,必定是各方明争暗斗,权衡利弊以后,才最终妥协而达成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镇南王府在南境的特殊存在,本就让朝廷在此十分尴尬。
名义上南境虽然是属于景国的国土,但实际上,镇南王府对南境无限接近于裂土封疆。
而这个实际,是自大景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便遗留下来的问题。
哪怕历经二百余年,历代皇帝处心积虑的设法削藩,依旧难以动摇镇南王府在南境的地位。
要不是十几年前一场蛮巫叛乱,使得镇南军折损过半,才让当今陛下抓住了机会,将镇南军兵马削减一半,至今镇南军还与景国开国之时一样,拥十万精锐之众。
十万兵马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要知道,就算是朝廷掌控的,景国最为精锐的红翎禁军、虎贲军以及全由轻重甲胄骑兵组成的山嵬军也不过合军三十万而已。
镇南军兵马,占景国精锐四分之一。
哪怕如今削减了一半,其威严在南境依旧不减,镇南王府对南境的控制依旧稳如泰山。
在如此情况下,朝廷派遣到南境州府的官吏,位置情形就显得十分尴尬。
名义上说,他们是朝廷命官,奉皇命而治理地方,该对辖境之内有绝对的管辖权。
然而实际上的情况却是,镇南王府的文书效力,要远大于各级官府文书的效力。
甚至于,一旦王府出具文书,要派遣人员管控某地,那么作为朝廷命官的本地官吏还必须默认让位给对方,自己退回朝廷待用。
尽管如此,在南境当职的朝廷官吏,却不敢对镇南王府有丝毫怨言。
单是看看南境四路大都督,从未有一个真正到任过,全都是六部高官大员挂职,便可见一二。
连那个级别的重臣,都不敢来南境坐上大都督的位置,更何况是其他小吏。
南境的官不好做便也就罢了,平日处之还得小心谨慎之至。
甚至用一个“如履薄冰”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为他们都是奉皇命,受皇恩,才得的官职,来南境当的官,自然算是朝廷的人。
那么平日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办差履职,都得以朝廷律治为本,以皇恩为先。
可是在实际操作当中,要是没有镇南王府点头,又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是既不能与王府来往过密,态度暧昧,又不能视王府于无物,太过把自己当回事。
其中的界限边缘拿捏,可不是人人都能把控得好的。
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情况,才导致了,所有的南境朝廷官吏,在面对与镇南王府相关的事宜的时候,都虚谨小慎微,尽可能的以惯例行事。
只有依照惯例行事,才能最大限度的让自己少有瓜落。
宋安手上拿着王府的治辖文书,这文书一出,按照惯例,江源县便归了他。
作为朝廷派遣的江源县令,葛洪最应该的,便是立即收拾启程去上一级的州府,找知州大人报到,禀明详情。
至于上下瞒着这事儿,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府的文书不只是一份,宋安手上的这份,只是他到任接权的凭证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