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中杯) (第2/2页)
截至今年三月初,无土腥味鳗鱼占比已经高达57%,估计到今年年底,普通有土腥味的鳗鱼会被彻底淘汰。
这种关系到产业链,涉及大量养殖户的产业,才有资格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江淼看向植物学院院长柯教授:“柯教授,内人今年想招收一名来自五道口大学医学实验班的博士生,希望学校方面可以给予支持。”
“中午李老师和我、严校长说过这件事,原则上没有问题。”柯教授点了点头。
“那就多谢学校的帮忙。”
“不客气。”柯教授好奇地问道:“江教授,我听说你们公司近期在漠南投资沙漠农业?这方面还是慎重一点,渝州交通大学的易教授团队,在沙漠改造方面经验丰富,但是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这和柯教授的研究领域有关系,他主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耕地保护与利用、国土空间优化配置。
不过他研究的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专业人士,柯教授太清楚目前国内沙漠农业的现状了。
虽然渝州交通大学的沙漠土壤化项目搞得有声有色,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的柯教授却清楚,沙漠土壤化技术的问题不在于技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同时需要在降水量相对充沛的沙漠,或者附近有灌溉用水的地方,才可以推广。
目前该团队的沙漠土壤化技术,不计算土地平整、农业设备之类的成本,单纯的使用特殊土壤粘合剂,每亩沙漠的耗材成本是2000~3000元。
要知道,如果是平整有改造价值的沙漠,加上地租、农用器材、农业灌溉用水、收割和种苗,每亩的成本差不多在500~700左右(不计算农户个人劳动力投入)。
显然每亩2000~3000元的改造成本太高了。
就以为在漠南种植大豆为例子,普通大豆亩产平均就120公斤左右,收购收购价格每公斤3.6~4.3元,就以最高价计算,一亩大豆才收入516元;如果遇到最低价,一亩大豆更是只有432元。
当然,一部分管理比较好的大豆,是可以达到180公斤以上的。
可这仍然赚不了多少。
由此可见,想让农户或者农业公司投资沙漠土壤化项目,难度还是非常大。
主要是农业不赚钱,投资太大的成本,拉长了回本周期,最后可能血本无归。
除非官方补贴,或者技术的沙漠土壤化改造成本下降到一千块钱左右,不然这个技术很难在近期推广开来。
柯教授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特地提醒江淼,让他把握好投资规模,免得损失惨重。
“多谢,柯教授的提醒,我们这个项目确实是使用沙漠土地进行种植,不过我们的思路和渝州交大团队不一样,我们是从种子本身入手,培育出可以适应沙漠和盐碱地的农作物。”
听到江淼的解释,柯教授目光满是惊讶:“看来江教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不然不会如此投资。”
“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在人工模拟的盐碱地和沙地之中,进行过小范围的种植,获得了不错的数据。”
虽然不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具体成果,但柯教授还是选择了祝福:“那我也祝愿江教授和海陆丰公司旗开得胜。”
“呵呵,多谢。”
聊着聊着,突然张教授插了一句话。
“江教授,水产学院这边有一个项目,不知道海陆丰公司有没有兴趣。”
江淼笑着问道:“张教授但说无妨。”
张教授赶紧给他介绍:“是这样的,我们学院去年有一个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在做长江华鱼的养殖研究,他们发现使用你们公司生产的埃及塘虱4号饲料之后,生长速度变快了不少,养殖四个月了左右,体长就达到50厘米左右,体重达到2公斤左右。”
“哦?长江华鱼?是鲶鱼科的长江大江鲶是吧?”江淼瞬间就从记忆之中搜寻到了相关资料。
“没有错,就是大江鲶。”张教授笑着点点头。
江淼思考了一下:“4号饲料是针对埃及塘虱设计的,大江鲶也是鲶鱼科的,它们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饲料可以产生效果,也在情理之中。”
“那位教授和几个学生,虽然发现了这一点,但并不清楚具体机制,听说江教授今天要过来,他被委托我,想和海陆丰公司聊一下合作。”
“可以,就今天晚上吧!”
“好好,我待会去通知他。”
晚上,江淼和学校领导吃了一顿饭后。
便在水产学院的行政楼内,和那位教授见面。
除了给两人牵线搭桥的院长张教授,研究项目的李教授,还有他的三个学生。
李教授的三个学生看着江淼,目光之中带着惊喜和崇拜,要不是院长和老师在,他们都想向江淼要一个签名和合影。
入座后,其中一个男生主动给几人倒茶。
江淼直抒胸臆:“李教授,你的项目我下午抽空看了一下,确实很有研究价值。”
“能够被江教授看好,看来我们没有白研究。”李教授脸上顿时喜上眉梢。
双方交流了一下大江鲶的研究情况。
目前野生的大江鲶虽然还有,但是大体型的大江鲶基本绝迹了。
大江鲶的特征是,有两条胡须,全身颜色青绿,部分江水较浑区域生长的大江鲶体色呈灰黄色且有灰斑,体型较大,最大个体可长到一百斤,近两米长。
没有看错,就是体型可以达到近两米长,体重达到一百斤。
这也导致在没有设立禁渔期的时候,长江领域的大体型大江鲶,基本被一网打尽。
目前人工养殖的大江鲶,如果在比较好的养殖环境下,加上合理的饲料,两年左右的养殖周期,可以生长到40~50厘米长,1.5~2公斤。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江鲶的潜力巨大。
虽然长江流域可以养殖埃及塘虱,但埃及塘虱毕竟是外来入侵物种,加上长江流域有可能出现冰冻,这会导致埃及塘虱死亡,或者停止生长。
而土生土长的大江鲶,可以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
如果可以让大江鲶的生长速度,达到埃及塘虱级别,养殖成本也做到可以和埃及塘虱差不多,那这种鱼就可以成为长江流域的水产产业基础。
而这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
因为大江鲶的基因之中,就存在超大体型的基因,只要知道刺激生长的基因靶点,使用特种饲料进行喂养,就可以让它们快速生长。
江淼和李教授等人谈了两个多小时。
最后江淼做出决定,由海陆丰公司投资他们项目组5000万,分五年进行分期投入,进行大江鲶的速生研究。
研究成果由海陆丰公司、狮子山农业大学、李教授团队三方共同持有,如果专利产生收益,收益分配的三方占比为海陆丰公司66%,学校15%,李教授团队19%。
对于这种研究,江淼不打算亲自下手。
毕竟海陆丰公司已经有了一个埃及塘虱养殖技术,大江鲶项目存在技术重复的情况。
因此这个项目可以投资,但是江淼不会亲自出手,免得一下子要搞出一个低价丰产的大江鲶,这反而会给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产业带来冲击,至少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是不适合推广的。
李教授团队倒是没有想太多,他们只想着这一次发达了,哪怕是项目有海陆丰公司的人员监督,他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很多利益。
更何况,如果研究出成果,还有专利费可以收。
第二天,一大早,江淼就和书雅告别,五个安保人员护送书雅坐高铁回汕美。
而江淼坐着高铁,前往漠南分公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