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212章 着手河西(月底求双倍月票)

第212章 着手河西(月底求双倍月票)

第212章 着手河西(月底求双倍月票) (第1/2页)

“入班!”
  
  “上千万岁寿……”
  
  元宵佳节夜,百官唱声时。
  
  与以往朝会不同,为了庆祝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长安城内难得解除了宵禁,各处张灯结彩,灯火几乎照亮整个长安城。
  
  皇帝与群臣也来到了朱雀门楼前,与百姓共同欢庆这热闹的元宵灯会。
  
  朱雀门前是宽阔的朱雀天街,城门下的护城河两旁挂满了灯笼,倒映在水中,灿若繁星,宛是星河。
  
  林林总总的花灯挂满了朱雀街头,高高低低,参差有序,像一棵棵繁花似锦的树。
  
  街道上,人流络绎不绝,熙熙攘攘,达官显贵与世家女子的马车,肆意行走。
  
  歌女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唱着最流行的歌曲《梅花落》。
  
  今晚的洛阳城没有宵禁,人们可以尽情游玩,这样的夜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百姓们在街道上游玩,时不时有巨大的鳌灯被推动,沿着长安各街道展览。
  
  庙堂群臣,与皇帝一同坐在朱雀楼内,左右角落是准备登场的伶人,以及正在奏乐的乐班。
  
  楼内灯火辉煌,群臣入座,面前摆满各种酒肉食物。
  
  一些不胜酒力的官员,此刻正沉醉在那美妙的笙歌中。
  
  宫女、太监们正在楼内各个角落点燃名贵的香料,手里拿着琳琅满目的灯笼。
  
  随着乐曲达到高潮,伶人与舞伎们开始走出角落,在皇帝与百官的面前,尽情展现着自己那婀娜的舞姿,惹得宫女在旁边偷偷地学习起来。
  
  是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在花灯、香料、舞乐的海洋里,几百名伶人与舞伎齐舞献唱,场面何等壮观。
  
  乐伎们化着最精致的妆容,表演着时下最流行的踏歌,边唱边跳,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女团。
  
  望着伶人与舞伎们那曼妙舞姿,郓王李温眼底闪过一丝渴望,但却极力掩饰着。
  
  主位上,李忱望着朱雀门楼内外的热闹场景,不停地抚须颔首,面带笑容。
  
  只是这种时候,裴休却眉头紧皱,惆怅的独自饮酒。
  
  国库刚刚逆转盈亏,便举行了如此盛大的元宵灯会,不知狼藉过后,又有多少缺口需要他填补。
  
  城外放飞的孔明灯数不胜数,每放飞一个,都是在浪费朝廷的钱粮。
  
  看到这,裴休忍不住将自己的杯子倒满,起身走到了李忱面前,举杯作揖:“陛下,臣忠言逆耳,不知陛下是否能听进去?”
  
  “裴相可说。”
  
  李忱收敛了笑容,显然知道裴休想要说什么。
  
  “陛下,国库刚刚逆转盈亏,便举办如此盛大的灯会,恐怕不妥……”
  
  “唉……朕亦是如此觉得,只是这元宵,毕竟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个举国同欢的日子,自然是得过得隆重些。”
  
  李忱露出为难的表情,又时不时叹气来表示自己也觉得铺张浪费。
  
  若不是裴休先前见到了李忱高兴的模样,兴许还以为李忱是患了疯病。
  
  不过他自然是不能揭穿的,因此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如今漕运已然整顿完善,每年可顺利转运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至渭仓,盐铁榷税也得以提高,岁有结余数十万缗。”
  
  “臣年迈体弱,希望能请辞归乡养老。”
  
  裴休不想管这个烂摊子了,可李忱却不想他离开。
  
  “朕岂能失去裴相?劳裴相给朕几个月时间好好思虑。”
  
  一个拖字,李忱百试不爽。
  
  眼见他如此做派,裴休也知道请辞无望,无奈退回了位置上,沉默着喝闷酒。
  
  长安城的灯会,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享受着这场由国库买单的盛宴。
  
  大家尽情地释放着自己,好似把所有烦恼都留给昨天,准备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至于国库空虚,淮南、河东、江南百姓所遭遇的天灾,这些问题都不是此时的他们需要考虑的。
  
  于他们而言,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各处街市,那些出双入对,春风得意的年轻士子数不胜数。
  
  西市某处酒肆内,一道身影却与这些场景显得格格不入。
  
  明明是享受当下的时候,可他却端坐桌前,借助雅间内外的灯光挑灯夜读。
  
  纵使外界万般热闹,他也并未接受诱惑,而是对那些经史典籍引经注典,魔怔一般。
  
  “笃笃……”
  
  “郎君,可要吃些酒食?”
  
  “不吃!”
  
  门口传来了家仆的声音,他却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闻言,家仆叹了一口气,随后推开门。
  
  展露家仆面前的,是整洁的雅间与凌乱的书桌。
  
  男子皱眉抬头,仿佛家仆说不出一二,便要发作。
  
  “郎君,去年带来的钱帛都花得七七八八了。”
  
  “朝廷停罢进士科三年,不如先回曹州学习两年,然后再赶回长安如何?”
  
  家仆这话刺痛了男子的心,他知道家仆也不想如此,但事实确实如他所说,他们的钱帛所剩不多了。
  
  长安的花销可谓金贵,他家虽然世代贩盐,却也不能在长安滋润生活。
  
  只是他几次科举,花了家中大量钱帛,若是此时回乡,岂不是……
  
  他握笔的手隐隐发颤,随后缓缓将毛笔放下,扶桌踉跄起身。
  
  当着家仆的面,他走到了窗台,将窗户撑起,瞧见了那热闹的长安,各色的花灯,出双入对和春风得意的世家子弟们。
  
  元宵佳节,各种花灯层出不穷,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却无他黄巢一席之地。
  
  深吸一口气,黄巢贪恋地嗅了嗅空气中的香料味,随后不甘点头:“明日回家。”
  
  “是!”
  
  家仆应下,随后作揖退出了房间。
  
  待他离开,黄巢转身准备走回休息,却见屏风上留有诗词。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他去年参加进士科前所作,本以为能得偿所愿,可现在看来……
  
  沉吟片刻,黄巢走回书桌前,提笔在屏风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整理了心情,随后收拾了书桌。
  
  翌日,他与家仆退房返回了曹州老家,而小厮打扫雅间时,正巧见到了这首诗。
  
  “题菊花…黄巢?”
  
  小厮念出诗题与作诗人姓名,随后便把这事与酒肆中众多食客说了。
  
  对于这首诗,许多人觉得黄巢是个酸人,写得不过是首酸诗,觉得虽有气势,难少酸楚,登不上大雅之堂。
  
  虽有少量人将这首诗记下,但更多的人却是嘲讽,觉得不过是某个狂生科举失败后所作的酸诗罢了。
  
  如今进士科停罢三年,三年后这狂生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正因如此,黄巢的诗词与离去,于长安众人而言微不足惜,他们更在意享受元宵三日的狂欢。
  
  只是待狂欢散去,众人又各自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白日生存,晚上宵禁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渐渐地,黄巢的事情也就被人淡忘了。
  
  相较长安百姓在元宵佳节的狂欢,更多的百姓却依旧面临着天灾人祸的生存困难。
  
  崔铉出镇淮南后,虽几次下令赈灾,奈何朝廷钱粮不足,赈灾的规模远不过几个县罢了。
  
  相较于淮南数十个县的饥民,赈灾的粮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有的饥民前往了山南东道,有的前往了江南东西两道,还有的前往了河南道。
  
  只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被各道州兵给驱赶回来了,无奈只能上山。
  
  可是即便他们上山谋生,却也要面对官府官吏的盘剥。
  
  裴休改革后,各州县“山泽宝冶”的权力也收归盐铁使所有,百姓上山砍柴、寻野草谋生,也是需要交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