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213章 生机蓬勃

第213章 生机蓬勃

第213章 生机蓬勃 (第2/2页)

“以双方交战的时间和论恐热退兵的速度来看,应该主要以对峙僵持为主,双方死伤应该不大。”
  
  得知论恐热退回磨禅川,刘继隆也缓缓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才道:
  
  “命岷、兰、武、临四镇各出六个团,其余诸镇各出三个团,大军在凤林关集结。”
  
  “各州兵马,务必在七月初一前抵达凤林关!”
  
  随着刘继隆下达军令,陇右九镇共出三十九个团,共出兵七千八百名。
  
  按照骑四步六的比例,也就是三千名左右精骑,四千八左右步卒。
  
  若是以河州来供应粮草,最少需要七千八百名民夫,外加五千辆挽马车才足够支持粮草运转。
  
  “河州的民夫足够吗?”
  
  刘继隆询问高进达,高进达作揖道:“不如将此次所获人口,尽数迁往河州,将壮丁充作民夫。”
  
  “若是收复鄯州,便将他们安置在鄯州即可。”
  
  高进达自然是知道鄯州没什么汉人的事情,所以他决定把这一万多新获人口都安置在鄯州。
  
  对此,刘继隆自然也是同意的:“便依高长史所言。”
  
  话音落下,刘继隆便起身道:“大学那边还有不少事情,劳二位忙碌,我先离去了。”
  
  “节帅慢走……”
  
  二人作揖行礼,起身时便见刘继隆已经走出正堂了。
  
  瞧着刘继隆的背影高进达皱眉道:“这大学没有其它先生,仅节帅与那五十二名学子,便连书册都是秘密印刷的,真不知教的什么东西。”
  
  “节帅自有主意,我们还是管好夏收的事情吧。”崔恕说罢便往外走去,高进达也是如此。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近百名轻骑也奔赴各州,准备提前告知兵马调动的事情。
  
  是日午后,在临州长乐县与李商隐考察开荒事宜的张昶便接到了调令。
  
  他简单看了看,随后便收了起来,目光看向前来传信的十余名轻骑:
  
  “半个月后我再回去,你们把这件事情禀告节帅吧。”
  
  “是!”十余名轻骑作揖应下,随后翻身上马,调转马头返回狄道。
  
  与此同时,张昶也转身看向了不远处。
  
  在他面前的,是近万正在春耕的长乐百姓,以及三千多名被安置不到三个月,正在开荒的新长乐百姓。
  
  在世人眼中只有文才的李商隐,此刻正穿着粗麻制作的常服,在长乐县令、县丞、主薄等人的包围中,了解陇右的几条主要法律。
  
  “李别驾,这陇右的律法分为主要的八条内容。”
  
  “第一条,由县衙组织百姓开垦的土地为公田,百姓开垦的土地为私田。”
  
  “公田开垦后归都护府所有,由都护府在开垦结束后分配。”
  
  “公田开垦期间由都护府管百姓口粮,以大口每月五斗,小口每月四斗作为每月口粮。”
  
  “私田开垦需要向县衙报备,登籍造册后方可开垦,开垦三年期间蠲免所有赋税,开垦三年期满则按照田税进行收税,可正常买卖。”
  
  “第二条,公田以户籍在册人口进行分配,禁止买卖公田,但允许租借,田税由公田主家进行缴纳。”
  
  “第三条,公田分配的数量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第四条,土地分配的区域标准是以“县团”为单位分配。”
  
  “县衙与民团组织开垦,然后开始分配,先解决民团制度下的百姓土地问题,再解决县衙新入的官吏土地分配问题。”
  
  “第五条,山林归都护府所有,但都护府需要划定部份山林为柴山,而柴山归百姓共用,柴山每年需要更换,以免山林遭到不可再生的破坏。”
  
  “第七条,土地税的征收为20%,也就是五税一”
  
  “如遇天灾,或其他特殊情形时,民团及县衙需要共同向都护府请表,由都护府遣派官员核察,属实则蠲免同年的土地税。”
  
  “第八条,官兵及官吏、工匠正常分配土地,额外分配职田,职田按照《陇右·官田律》进行分配。”
  
  长乐县令说完,旁边的县丞又补充道:“这八条是主要针对土地分配、纳税、开垦的律法。”
  
  面对二人的解释,李商隐的眉头紧皱,一直没有舒展。
  
  “这个公田租借,律法中有什么详细的条款吗?”
  
  李商隐询问三人,而长乐县令解释道:“租借为官契年限为期,最短三年,最长十年。”
  
  “此外,都护府有权对公田进行二次乃至多次重新分配。”
  
  闻言,李商隐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能理解刘继隆制定这些是为了避免土地兼并,但在他看来,刘继隆这套律法完全是走在了世家及豪强、庶族的对立面。
  
  世家豪强及庶族之所以强大,除了做生意和为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兼并田地。
  
  公田不允许买卖,这就断了他们的根,就凭私田那点数量,完全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尽管公田可以租借,但都护府可以二次分配公田,这无疑让各家豪族更受不了了。
  
  如果只是定期续官契,那他们还能用租借的方式来兼并土地,只是需要长期支付百姓租子罢了。
  
  这租子的多少,说到底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可若是公田可以二次分配,那他们好不容易兼并土地,转眼就要被都护府二次分配,等于白忙活了。
  
  以刘继隆的这个办法,加上他个人在陇右地区的威信、魅力而言。
  
  这套律法在陇右和河西都不会有问题,因为这些地方的豪强根基太薄弱。
  
  但若是进入陇右以外的各道,那刘继隆无疑会成为世家豪强及庶族的公敌。
  
  至于百姓,百姓的支持算什么?
  
  刘继隆想要治理天下,还得依靠世家豪强及庶族。
  
  这么想着,李商隐陷入了沉思之中,便是连张昶的到来,他都未曾察觉。
  
  “李别驾,了解的如何了?”
  
  直到张昶开口,李商隐才回过神来,连忙作揖道:“下官想看看《陇右律》的全套律法,不知哪里可以看?”
  
  “这里就可以。”长乐县令作揖道:
  
  “节帅在各县都设置了图书馆,图书馆内的书籍可借阅,可浏览,从律法到各类陇右有的书籍,图书馆里都有。”
  
  “图书馆?”李商隐愣了愣,直到县令向他解释了图书馆的作用,他才反应过来,随后点了点头。
  
  张昶没有接触过真实的大唐,他并不知道陇右的土地法对李商隐的冲击。
  
  加上他还需要赶回狄道,筹备兵事,因此他对李商隐说道:
  
  “义山兄,我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帮你组织长乐县的开荒、分地和秋收工作,半个月后我要回狄道筹备兵事。”
  
  “兵事?要打仗了?”李商隐疑惑询问,张昶也点头道:
  
  “节帅准备先收复鄯州,然后再找机会收复廓州。”
  
  “好。”李商隐本想着与刘继隆讨论一下《陇右律·土地法》的问题,但听到要打仗,他也就冷静下来了。
  
  毕竟这套律法在陇右执行的很好,主要原因,还需要自己好好研究。
  
  自己现在还没吃透就贸然去找刘继隆,难免会在讨论过程中暴露无知。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这点是他在陇右学到的几句话之一,也是刘继隆在各州县衙门命人写的几句话。
  
  各州县衙都有黑板报,其中内容主要是都护府、州衙、县衙内的财政度支情况,以及发生了什么大小事。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民间调查就是了解问题,并获得问题正确的解决办法。”
  
  这句标语,李商隐记得很清楚,甚至关于其它的标语,他也记忆深刻。
  
  他问过衙门中的许多人,他们都说这是刘继隆写的。
  
  所以他又去问刘继隆,但刘继隆说这是别人写的。
  
  他问刘继隆这是谁写的,刘继隆只是笑笑,没有告诉他是谁写的,所以事后他也觉得这是刘继隆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