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傅大炮传奇 > 第87章 北大的“功狗”

第87章 北大的“功狗”

第87章 北大的“功狗” (第2/2页)

又聘任陈寅恪、汤用彤、饶毓泰、俞大绂、朱光潜、季羡林等一批学术大师,北大迁往南方的图书资料和其它设施也抓紧运回。
  
  清华、北大执中国教育之牛耳,亲如手足,竞如对手。外界常将两校并列,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但本校学生向来当仁不让,母校永远争第一,相互较劲、相互消遣的段子也层出不穷。如同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耶鲁
  
  对外护校心切,暗中与清华叫板。傅斯年“北大长子”的母校情结,在复校扩院时多处流露。
  
  三校合并西南联大之时,清华实力最强,师多、生多、钱多、物(设备)多,清华校长梅贻琦实际主持联大校务,公正厚道,井井有条,威望极高。
  
  前边提到过,对以“最高学府”自居的北大而言,却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心理折磨。北大一些教授对时任校长蒋梦麟不满,认为他没有在联大中争夺更多话语权,没有足够维护北大利益(这也是蒋干脆离校从政的重要原因)。
  
  1945年10月17日,傅斯年写信胡适,提及此事也耿耿于怀,“我们这些年与清华合作,清华得到安定,我们得到卑视。”信中围绕北大扩张的主题,详细讨论院系设置、延聘教员、募集书籍仪器及款项等问题,思路清晰缜密,建议“农第一,医第二,工第三,以好办否为标准。”密切关注强劲对手清华的一举一动,“农学院的问题,目前只在清华,如果清华也坚持三十五年度(1946年)办,教育部为难。”
  
  傅斯年之见就是不让清华,因为农学“在华北之将来,其用无穷,我们不能坐而论道,我们总当与人民接近,总当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来。”但他对办工学院很慎重,心里没底,因为“今日工学院绝难请得好教员,花钱太多,人家(指清华)比我们早二十年。此时来上一下,恐怕要出丑。”傅斯年的最后方案是,“工学院与清华合并,由清华主持。”
  
  傅斯年代理校长仅仅一年,就使北大各方面走上了正轨。从其效率之高,进展之迅速,可见其办事能力非常人所能比。
  
  1947年7月胡适回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傅斯年与他进行了交接。
  
  9月20日,北大为傅斯年卸任举行了茶话会。席间,胡适对先生一年来为北大尽瘁工作,备致称扬。教授亦相继致词,对傅斯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时代力谋恢复北大文科研究所,复员后又为北大广延教授,增加数培之校舍,至足感谢。傅斯年则谦称:过去为北大办理成功之事,百分之七十为机会,百分之三十为努力;所谓百分之三十之努力,亦为教授不辞万里归来之结果。
  
  29日,傅斯年离开北平前往南京,继续主持史语所的工作。
  
  蒋梦麟《忆孟真》中写道:“12月27日为北京大学52周年纪念。他(即傅斯年)演说中有几句话说他自己。他说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但他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最后他笑着批评蔡、胡两位先生说:‘这两位先生的办事,真不敢恭维。’他走下讲台以后,我笑着对他说:‘盂真,你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他笑着就溜走了。”
  
  一九四七年九月,已经卸去北大代理校长的傅斯年在《经世日报》发表《漫谈办学》的文章提出,要办好一所学校,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面对教师们“衣食无着”的困境,政府要尽快调整教职员的待遇,否则就是没有尽到责任。第二,为了不至于误人子弟,学校应该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第三,学校要有合理的纪律,否则就会风潮不断。第四,学校要有良好的学风,其中“包括自由的思想,规律的行动,求学的志愿,求真的信心,师生相爱的诚意,爱校爱国爱人民的愿心。”在文章结束时他自豪地说:“我这几个月负北京大学的责任,实在一无贡献,所做都是些杂务的事,只有一条颇堪自负的,便是‘分别泾渭’,为北京大学保持一个干净的纪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