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征程 (第1/2页)
“陛下,针对京畿军工领域的产业提级,能否延缓半年再推行?”
西苑。
玉熙宫。
南书房总理参赞陈明遇,顶着极大的压力,硬着头皮上前劝谏,“永乐式诸款火枪火炮产线,是去岁才在京畿军工领域提级的,为了满足军工层面的需求,与之对应的上下游产业也都拨银扶持一批。”
“这才过去多久,就又要直拨专项银提级,即便是分期分批提级,可对内帑的压力,还是极大的啊。”
“臣附议!”
王家彦紧随其后道:“因为永乐式诸款火枪火炮投产,原有洪武式诸款火枪火炮产线悉数拆除,要分流去辽东、天津、汉中等地安置,与之还有对应上下游产业,从少府有司或剔除,或淘汰,今下此事还没有完全做完。”
“现在又来了改进的永乐式诸款火枪火炮,这无疑是在浪费内帑银,最关键的是一批批人怎样安置,出现浮动的局面怎样平稳。”
“在这件事上,军备清吏司完全没有统筹好,如果按这种方式去做事,那对社稷的利益无疑是巨大损失。”
二人的话,引起不少人共鸣。
大殿内热闹起来。
作为御前的智囊团,南书房是偏向政务的,是草拟各项决策,是进献各种谏言的,军工领域的产业提级,按理不该通过他们来统筹,但军工领域产业提级,牵扯到具体的专项银,所以要先由南书房进行初拟,待御前廷议通过后,再转交上书房进一步完善,继而派给对应有司去落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项项具体改革或促进,或推动,围绕在朱由校身边的一众有司,对应职权与责任,也都进行了对应细调,这样做是为了查漏补缺,避免在这期间出现任何损失与过错。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扫视御前诸臣,透过他们所讲,还有一些神态流露,朱由校知道在这件事上,陈明遇这帮南书房大臣,是有很多想法与分歧的。
“先说结论。”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安静下来,朱由校向前探探身,语气淡然道:“你们所诟病,所不能理解的种种,其实是朕的意思,军备清吏司也好,其他有司也罢,都是按朕的意思在办。”
一言激起千层浪。
陈明遇、王家彦等南书房大臣,无不露出惊愕的神色,他们怎样都没有想到,这种资源上的浪费,专项银上的浪费,居然是天子有意在做的。
可是为什么啊?
要知道集约型手工制造业,那可是天子提出并凝聚起来的,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天子不可能不知情。
“在你们的眼里,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只要初定的标准体系,牵扯到技术,生产,人才等方面,在京城京畿一带明确了,在后续增扩范围筹建,就可以直接去套用。”
朱由校撩撩袍袖,继续道:“但你们却忽略了一点,标准体系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京城京畿一带的是最前沿,其次是天津、辽东、汉中等地,可彼此间的距离太远,人才交流与输送是可以进行,但规模都太小了。”
“想要将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真正在大明扎根下来,就必须建立在产业化上,可产业化到底是什么?”
“朕觉得就是走量。”
“你们都觉得朕这样做,是在浪费资源,浪费专项银,但你们想过没有,最前沿的那些技术,真的能一口气全覆盖吗?没有前一阶段的基础,就把后一阶段的成果,直接转移到没有基础上的区域,这难道不是空中楼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