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不对劲 (第1/2页)
“封关吧!”
海关总署,烟台海关分署。
陈敬眉头微蹙,看着黑压压的天,暴雨倾盆而下,语气低沉道:“这雨下的不正常,今日恐难以停下,自即刻起烟台港及其他几处港口,只许进不准出,趁此机会对停靠的海船进行抽检。”
“喏!”
身后跟随的数名官吏,无不抬手作揖道。
作为海关总署的人,特别是活跃在一线的职官吏役,对于天气是极其看重的,近些年大明在海贸方面,是一改先前消极态度,在持续开辟海贸,这一切要源自天津对外开海,因为天津这一变,加之很多领域和层面在变,这也让大明在海贸方面,逐步培养起一支对应的队伍,以应对海贸的各项事宜。
当然海关总署特设以来,备受的各种争议与抨击,是从来都没有停过的,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以海关税为首的体系逐步完善,这种态势就愈发明显了,对海关总署中的不少人而言,他们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
大明一方面明确开海,使得海贸规模不断增大,继而让更多的人涉足其中,但另一方面来讲,逐步完善的征税体系,使得往返各处的海商群体,必须缴纳对应海关税,这其中定然有些是不满意的。
凭什么自己辛苦赚的银子,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要拿出一部分缴税,关键是海关税目愈发细致,连钻空子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茶叶、丝绸、瓷器这类商品,想要出关就必须缴高额的税,而从大明外进关的部分商品,想要进关也要缴高额的税,这也使得涉足以上行业的群体,有一小部分抱怨声很大,继而滋生出走私的现状。
奈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三大舰队筹建以来,牵扯到近海的种种,正逐步移交给各地沿海水师,对于海上缉私的力度愈发大了,这种态势在北方诸省沿海愈发明显,这也就有了很大的影响。
大明想要涉足大航海,不是打开国门,筹建海上力量就能奋起直追了,这需要改变的太多了。
可想改变这些,又绝非朝夕间就能促成的。
毕竟大明在这方面倒退的太多了。
公事房。
“东翁,您真要向京递交这份奏疏?”
一中年眉头微蹙,看着伏案忙碌的陈敬,在看了那份奏疏后,他的内心很不平静,毕竟这份奏疏真要呈递进京,必然是引起不小风波的。
“你觉得不该呈递吗?”
陈敬听后,放下笔,看向中年道:“自烟台海关分署筹设以来,发现了多少参与走私的群体,可在实际的缉私中,却需要经登莱镇总兵官府去协调,这样登莱水师才会出动,继而去展开缉私。”
“而登莱水师要兼顾的,可不止烟台这一处,像威海、青岛等处海关分署,这期间也会查到这类情况。”
“最为重要的一点,缉私是登莱水师职权之一不假,可登莱水师要做的事,却不止缉私一件啊!”
“东翁所想,卑下都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