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大潮在天,杨家有女 (第2/2页)
“咱们杨家的孩子,这是赶鱼一般,一波一波儿的么?
说生男,嘁哩喀喳全是男娃儿,说生女,稀里哗啦全是女娃儿。”
不知努力了多少回,每回恩爱之后,都要垫高臀部仰卧半个时辰,只为增加受孕机率的冷羽婵,如今刚刚有了身孕。
闻听此言,她悄悄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
冷羽婵暗暗决定,从现在开始,她要多吃酸菜、酸笋、酸萝卜……
杨沅这回没让妻妾们七嘴八舌的再给意见,不过他倒也不至于真给女儿取名杨双喜。
杨沅给二女儿取了个名字:婉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刘嫣然只当这是郎君对她的赞美,对女儿的美好祝福了,便柔声答应下来。
杨府再添一女,而且杨抚帅再次遍赏全府,消息传开,整个剑州隆庆府的官绅,全都明白抚帅对女儿的器重了。
于是,原本准备送去的礼物,依旧加了码,比照生了男丁的标准前去祝贺。
各种昂贵的礼物,因为两个女儿的降生,把杨家几幢礼库塞的满满的。
如今负责处理这些礼物的,是眉真、刀妃妃,带着青棠、阿蛮她们,处理的自也是井井有条。
由于贺客来处远近不同,这边款待为二女儿婉兮而来的客人时,还有从远道赶来的庆贺大女儿月盈的客人,因此杨府这酒宴,可也是一日不绝。
八月二十三,临安的金牌急脚递到了。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随着朝廷的军事谋划重心转向西蜀,沿途道路、邮驿建设一直在进行。
经过这近三年的建设,从川峡到临安的邮驿急脚递,已经达到了每日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
这还是因为山川河流过多,曲折弯绕之处难免,否则还能更快。
后世满清三蕃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三千公里的路,清朝快驿只用了九天就完成了快递签收,每天的军驿速度达到了三百公里,那真是要跑死马了。
这是官家密诏,密诏内容主要有二,一是命杨沅将详细图纸,连着精于火器制造的匠作数人,递往临安。
显见,由于杨沅对于火器威力和展望的详细描述,官家也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
杨沅对此自然也是大为欢喜的。
他一开始秘而不宣,直至火器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才上报天子。
就是怕提前说了,朝中那些守旧派固执地认为这是在劳民伤财,阻滞新式武器的研发。
但是当它的实际效果有所呈现时,就能堵住这些人的嘴,使得火器开发,不至于遭受巨大阻力。
现在官家对火器重视起来了,以国力研发改进,自然要强过他在一隅偷偷摸摸。
萧千月做为总工,是不适合离开的。
他正在研究更先进的火铳以及秘而未宣的火炮。
蓬州吴渊那边,正在招募能工巧匠,改进钢铁质量。
诸如炼钢炉的改进、风箱的改进、焦炭的利用、灌钢法的优化等……
每一步改进,都让钢铁质量和产量在进步着。
每当这个进有了点比较明显的效果,就会用改进后练制的钢铁,拿去让萧千月进行测试。
不过,另派几个匠作,带上一些火器,让官家亲眼看看它的威力倒是可以的。
密旨中的第二件事,就是叮嘱他和刘锜合作,尽快解决利东温、郭两家的矛盾隐患。
看到这里,杨沅也不禁会心微笑起来。
看起来,官家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快西蜀整顿,尽快进入对西夏的战争准备阶段了。
利州三路三帅臣,都有重兵在手,这是朝廷不得不谨慎对待的主因。
如今利中已经解决,刘锜又控制了夔州路,要兵不血刃地解决内部矛盾重重的利东,自然并不为难。
这也是一向求稳的官家,也有了加快动作的原因。
杨沅慢慢放下密旨,思索片刻,对坐在一旁正认真为他剥着橘子的眉真道:“眉儿,来,我说,你写,拟一封给刘锜的书信。”
“好!”
眉真雀跃而起,跑到书案后面,提起了毛笔,好看的杏眼,睇着她的男人。
眉真出身大户人家,将来必然也是内记室里一个得力的贤内助。
杨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了。
杨家不介意在家里摆几只瓶,摆再多也不怕。
但那些明艳的娇,如果不仅仅是瓶而是宝瓶,那于他、于她、于他们,自然是一件更好的事。
此时,一只缀着金达莱艳丽纹的美丽宝瓶,从高丽飘洋过海而来。
金玉贞终是按捺不住对情郎的思念,携夫抱子,带着她的妹妹,登上了一条驶往大宋的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