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盟友 (第1/2页)
杨沅南下途中,还抽空去了普州造纸作坊和印刷书坊。
川峡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在大宋是首屈一指的。
杨沅大兴文教之后,纸张和书籍的需求量大增,相关产业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可防虫蛀鼠咬、经久不烂的新纸,比产自巴蜀,专门用来印刷交子的印钞纸,质量也不逊太多。
还有为了方便蒙学和学堂使用的粗劣廉价纸张,也大量生产起来。
途经潼川府的时候,杨沅还去了一趟三台山。
这里已经成了杨沅的秘密研发基地。
这里已经有铜铁作、兵器作、火药作、火炮作、火箭作等相配套的军械制造工厂和作坊。
精铁是从蓬州吴家的矿山中精炼后运送过来的,火药是从剑州运来。
依据对不同钢铁品质的需要,吴家现在已经发展出了高炉、排炉、低温炒钢炉、生熟练铁炉等各种不同的熔炉,日产生铁足有数千斤。
其中钢的质量在经历了从选矿、炼焦炭、配料、火炉、熔炼、出铁、铸造、淬火等各项冶炼铸造工序之后,又使用了灌钢法,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其产量也在猛地拔高一截后,开始趋于平稳。
要等生产冶炼技术进一步突破之后,才有可能再上一个高峰。
而这方面的人才,在吴家开出重金招募的消息传开后,已经陆续有各地著名匠人带着徒弟赶来应募。
其中甚至不乏西夏人和大理人。
西夏的铁艺和大理的铁艺都有其独到之处,这些匠人的抵达,完美弥补了原有铁匠工艺的不足。
当然,这些技术人员也是“同舟会”的重点保护和监视对象。
杨沅在三台山上,还看到了正在试制研发中的炮。
近战炮、远射炮、攻城炮、野战炮……
杨沅从中挑选了一种轻便、近战杀伤效果奇佳的小炮。
它轻巧灵便,便于搬运,尤其适合丛林茂密地区、水网密集地区。
开一炮,它能射出上百枚小炮弹,散布面大,能有效杀伤密集近战进攻的敌人。
它不仅适合山地作战,机动灵活,而且可以大仰角发射。
所以,杨沅给这种可以如猛虎踞伏的小炮命名为“虎蹲”,让萧千月多生产一些。
回头,他的金山上,是要在构筑的工事内,摆上足够多的虎蹲炮的。
他也不怕这种炮被敌人缴获。
没有独门的炼铁秘方尤其是火药配方,被人拿去仿制,威力和作用也是天壤之别。
杨沅此番南下,走的磨磨蹭蹭,一路不停地巡视地方。
其实他这么做,是为了等火器兵团和人渣兵团,在叙州那边干的更加激烈一些。
他也是在等,等乌蒙七蛮忍不住,主动向他求援。
他还在等,等朝廷发来消息。
在凉山土兵进入乌蒙地带攻击掳掠乌蒙七蛮的当天,杨沅的同舟快马,就已沿驰道向剑州飞报消息了。
那个时候,乌蒙七蛮还不知道凉山土兵已经对他们发起了攻击。
杨沅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向朝廷汇报了此事。
这一次与上一次奏报叙州三蛮围攻府衙不同,这一次杨沅没加任何暗示、没有任何诱导。
他不需要了。
凉山州往北,是完全自治的乌蒙,乌蒙再往北,是半自治的叙州。
叙州三蛮在造反,在围攻府城。
乌蛮七蛮在被侵略,凉山土兵正在攻城掠地。
朝里的人不是傻子,这两件事摆在一起,他们分得清轻重。
如果大理兵攻占了乌蒙,如果叙州三蛮攻陷了府城,凉山土兵和叙州三蛮就会联手。
那样的话,最坏的情况,就是大宋接连失去叙州和乌蒙。
如果连占两州的叛军仍不满足,川峡将为之动荡。
四川南部、中部一旦陷入战火,对北部西军三帅臣的整顿和控制将彻底毁于一旦。
抢在金国恢复元气之前兵进西夏、解决这个心腹大患的计划,也将腹死胎中。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刚刚登基的小皇帝的颜面问题,而是整个大宋无人可以承担的重大后果。
所以,朝廷别无选择,必须也只能让川峡地区重拳出击,务必迅速而果决地解决南疆之乱。
所以,这一天依旧缓缓而行的杨沅,忽然就收到了金牌急脚递。
杨沅从宽大舒适的车厢中走了出去,丢下里边两个满面潮红、羞怯旖旎的小女人。
这是小皇帝的加急圣旨,敦促他立即出兵南下平叛,迅速平息叙州三蛮之乱,解决凉山土兵对乌蒙地区的侵略。
杨沅回到车厢中时,幼瑶已经恢复了端庄,妃妃也理好了鬓发。
二女见他进来,便双双丢过一个嗔怪羞窘的眼神儿。
杨沅吩咐大军停下歇息,刚刚写好回奏、加了火漆封印叫人递出,第二道金牌就到了。
小皇帝看来是真急了,朝廷也是真急了。
他们定是尚未计议周全,便心急火燎地发出了第一道金牌急脚递。
很明显,朝廷唯恐杨沅会因为等候朝廷旨意而贻误了军机。
现在的第二道金牌,显然是朝廷那边一边商议着军机,有了决定就马上发出,后面又有决议后,立即又发出了第二道。这一道旨意,是告诉杨沅,不仅要解决叙州之乱,乌蒙之乱,而且要还以颜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