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抵达广州 (第1/2页)
陈正威想了很久,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不过这事也不急在一时三刻。
毕竟查凶手嘛,总要花些时间。
拖上一两个月也不是不行,这件事放在自己手里就是一个炸弹。
就看自己想炸谁,什么时候炸。
实际上这炸弹也不是那么好用,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用来对付英国、西班牙肯定不行,而且时机也没到。
就是对付美国的一些大资本家也有后患。
用来对付他们,还不如说自己今天起床刷牙时心情不好,想踹他们两脚。
实在不行,干脆将这锅扔给哥伦比亚,将哥伦比亚给吞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能不能把詹姆斯.加菲尔德给保住。
将这件事放到一边,吃完饭的时候陈正威还兴致勃勃道:“突然发现我人缘挺不错的。”
“刚才想了半天,我在美国竟然没什么仇人。”
“啊对对对!”林长宁一边敷衍着,一边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你那是没仇人吗?
“威爷是好人!”晚云在一边柔柔道。
陈正威觉得还是晚云说话比较招人喜欢。
……
广州。
“那些美国人还在海上?”张树声轻声询问。
“是的,他们也不走,也没递交补给申请,不知道要做什么,而且那个美国公使也在广州领事馆……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此人身份不低。”
美国太平洋中队的5艘战舰,这几天一直在广州不远的海上,甚至站高一点就能看到。
“在等一个大麻烦!”张树声沉道。
“大人,是什么麻烦?”与张树声说话的是张树声最重要的幕僚何嗣焜,跟随张树声近二十年,参与一切军政大事。
张树声对他也是推心置腹,军政外交,凡是大事都会咨询他。
“你看!”张树声甩出一张报纸。
上面正是新黑船事件,以及陈正威租借琉球的事。
琉球被日本占去多年,南京总理衙门与日本方面多次协商,一直没有定论。
反倒是在美国的华人,将日本打了一顿,又强行将琉球租借去。
这消息近日才传回大清,在上海、南京那边掀起不小的波澜。
此时上海、南京等地的文人士子和商贾,这才知道在美国竟然有一批华人劳工,而且声势不小。
这才纷纷打听,得到的消息让他们大吃一惊。
没想到这个陈正威,在美国竟然极有声望,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力。
实际上像胡雪岩这样经常和洋商打交道的商贾,早就听说过陈正威这个人,只是对他的具体情况不算了解。
如今日本国力渐强,陈正威以一个商人的身份,直接打到日本东京,逼迫日本签了《日美修好条约》,又租借了琉球。
这消息传回来后让不少人吃惊不小。
不少人怀疑陈正威只是放在表面的,背后恐怕另有其人,还是美国人。
因此在上海、南京等地,关于陈正威还引起一番争议。
如今这报纸也传到广州来了。
何嗣焜拿过报纸细细读了一遍,开口道:“果然是大麻烦。”
“我详细了解过此人,此人如今在美国声势极大,是海外华人领袖,便连南洋的华人也都知道此人。”
“另外此人在多个国家都有影响力,又有坚船利炮,极不好对付。”
“尤其是此人既是大清人,又是美国人,如今挟威而来……”
“好在如今钦差已经回返京师,不然更加麻烦。如今就看大人如何想了……”
张树声反问:“你说他不远万里前来,是为何?”
“一来示威,二来是为了华人劳工出海的事!”何嗣焜断然说道。
“正是如此!”张树声思索片刻后说了实话:
“我如今已近古稀,常常感到身体不适,在这位置又能坐上几年?我走后张家又该如何?”
“那大人便不能见他!”何嗣焜斩钉截铁道。
“怕是不见也不易!我广东水师可能拦住他?”张树声沉声道。
“拦不住!”何嗣焜道。
如今广东水师的主力是在法国订购的澄清号(排水量1209吨),绥靖号(排水量439吨),向英国订购的安澜号(排水量439吨),以及镇涛号(排水量439吨),其他都是小型舰船,一共约40艘,排水量加起来只有1万1000吨。
陈正威手中的勇士号排水量就有9000多吨,加上旧金山号和洛杉矶号,这三艘主力战舰的排水量加起来就超过1万6000吨了。
而且都是蒸汽铁甲船,便是停在那不动,广东水师都打不动。
“正是如此,你也听说此人性情,我便是不让他上岸,可若他强闯,又该如何?”
“广东水师实力不济,若是对方强闯,必败无疑。他又有美国身份,轻启战端,外交上必然失利,莫非还要再签一次中美修好条约不成?
“此战一输,我便成了罪人!”
张树声也是左右为难,若对方是外国人,反倒好说了。
偏偏陈正威既是大清人,还被朝廷不喜。
又有美国人的身份,船坚炮利……他是见也不成,不见也不成。
何况外有列强虎视眈眈,他也不想在这里将广东水师这些家底葬送了。
“既然他未提前通知,大人便当不知道此事,巡视广西。”何嗣焜道。
“只能如此了!”张树声长叹一声道。
何嗣焜说的,也是他的想法。
既然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那不如躲远一点。
第二天,张树声只是知会了广东巡抚张兆栋,还有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便带人直接巡视广西去了。
……
张树声走了两天后。
7月5号上午,美国太平洋舰队的5艘船正在海上游弋。
“来了!”瞭望台上的水手朝着下方喊道。
“来了一支舰队!挂着我们的旗!”
船上的水手顿时涌到甲板上,一边说笑一边看向远处。
随着时间,逐渐看到几个小点在海上靠近。
而那些小点越来越大。
海军中将薛斐尔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舰队,半响后才悻悻的开口道:“我觉得他们才是太平洋中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