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亚(二) (第1/2页)
相对于朱有孝来西伯利亚,俄罗斯人来的更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就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就凭借几百人就灭掉了西伯利亚汗国,杀死了这里的蒙古人,触角伸到了唐努乌梁海附近,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运回去的各种珍稀毛皮却为俄罗斯从欧洲赚取了大量的金币,所以当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得知大明开始经略西伯利亚以后,就开始真正重视这块荒凉的土地来,当上一次派出的大量军队失败以后,这次他有派出了更多的军队准备复仇,不过这里距离莫斯科太远了,糟糕的运输环境让俄罗斯士兵很难迅速获取大量的军事物资,所以这次战争准备的时间有点长。
其实俄罗斯距离这里还比北京近一些,不过好在大明已经拿下了准格尔地区,相对来说可以解决好多问题,但是就算这样,孙传庭也感到非常困难,这里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冬天天气冷得要命,到了夏天到处都是沼泽,好在是这里都是平原地带,毛文龙和当地人相处的关系非常好,得到了当地人的几大帮助,像什么牛车、爬犁之类的东西都好说,随军的工匠们都可以制造,尤其是朱有孝还专门从内地调拨过来大量的轴承,相比于老式的车轴可是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再加上一些弓子板作为减震弹簧,这样一来大明军队的运输条件就比俄罗斯军队好了许多,无论是粮食还是武器弹药都比俄罗斯军队准备的即快又充分,战争准备要比俄罗斯充分的多。
战争打的是什么?士兵人数、素质是重要问题,但是后勤供给是更重大的问题。有人说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但是古代的战争就不是太重要了,要不然蒙古大军怎么能够在大草原上纵横,其实这只是一个特例,因为蒙古大军通过的地方多是草原地带,人口稀少的地方,他们的士兵也不多,再者就是残酷的屠杀政策,以战养战,但是到了大宋的中原地带,不就是花费了极长的时间,击败欧洲之后才做到的么?最典型的是汉朝的对匈奴战争,通过“文景之治”两个皇帝的积累,才算彻底具备了击败匈奴的战争物资。历史上最著名的打后勤战役就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乌巢的一把火就烧掉了袁绍的军粮,扭转了整个战役的结局。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准备,孙传庭的军事物资、粮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终于在天启八年开始了又一轮新的战争扩张,战役的目的是彻底将俄罗斯人赶出整个西伯利亚,以乌拉尔山脉为界限,将俄罗斯彻底限制在欧洲地区,让他们自己去争夺欧洲领土去吧,亚洲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
从秉忠堡到托博尔斯克有三千多里,这还是直线距离,如果算上曲曲折折的道路,大概四千里也不止,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城堡,毕竟俄罗斯哥萨克士兵在这里占据了先手,为了减少损失,取得更好的作战效果,孙传庭就将准葛尔部落的巴图尔要了过来,随着巴图尔过来的还有五千多士兵,这些士兵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这里的环境,在前世他们还曾经在这里和俄罗斯人苦战了几十年,一度出兵攻击秋明,给俄罗斯东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只不过后来在清军和俄罗斯两面夹击下,最后举族灭亡。
应该说准葛尔部落也是这一片土地的半个主人,已经被哥萨克骑兵灭亡的西伯利亚汗国就是准葛尔部落的近亲,西伯利亚汗国被攻破以后,库楚姆汗曾经向准葛尔部落求救,但是准葛尔部落那时候正在四处扩张,没有理会人数不多的库楚姆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根本不懂,失去了西伯利亚汗国的屏障,接下来他们就面临到了同样的恶劣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