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尚书所言,可为真否? (第1/2页)
许多人本以为江河没有源头,或者说源头在人力不可达之处,为仙神所造,使之流于天下,现在却被告知有源头,还在这地方。
这一下,此地的重要性在众人心中再度拔高,就算这地方环境条件真不行,也不可丢弃,反倒是大秦有了余力,定要将此地取回。
江河之源头,怎可受辖于他人?
李念继续道:“不仅是大秦之江河在此发源,那阳洲江河也发源自此地。大秦之所以长时不知阳洲,阳洲也不知有我大秦,主要便是因此地山川太高,阻碍双方,使彼此不得知。”
“此地之山,大军难以跨越,那亚历山大未能东征至我大秦,也有此一因。”
果然是为大山所阻,但那山得有多高,路得有多难走,才使两方彼此不相知多年。
看着地图,嬴政和众人都想到一个问题:若真如李念所言,那他们要对阳洲下手,还真挺麻烦。
不,还是有办法的,嬴政与熟知军事的众臣发现:可先打通西南方向,以那里为跳板,或从陆路,或从海路去往阳洲。
他们所看的这片西南之地即为中南半岛,在汉朝时便有商人从此经过到达印度,虽然绕了点路,却比翻喜马拉雅山脉要好。
李念也适时提到这,将木棍指向中南半岛:“若想去往阳洲,从此地相对更为适合。此处亦和阳洲相仿,全年炎热,旱雨季明显,降雨集中在夏季,即使全年最冷之时,往往也堪比大秦夏初,于此处种植稻谷等作物,亦能一年数熟。”
那还真是个暖和如春的地方,居住在这种地方的人不会又是那种很温顺的人?
众人心里想着,果然又听李念言道:“此地物产丰富,利于农渔,当地之民亦较为温顺。”
“此处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但东南部沿海地区又多平原,可建良港之地甚多。”
听这位李尚书说,这明显又是个好地方。
可放眼整张地图,世界太大,好地方太多,大秦如今是不可能吞得下的,且谁知这位李尚书说的是真是假?
李念将木棍移动到神洲的右下角,那里的海上有两块地,像是鸡鸭的两只脚掌一样,只听他认真道:“这两方岛屿,大秦日后须得拿下,无论其上资源如何、物产如何,都须拿下为好!”
众人看着地图,明白李念为何如此说。
这两块地与神洲或者说大秦太近,在大秦手中即为大秦在海上的一道屏障、一道防线,可在这方向上为大秦抵御从海上到来侵袭。
但如果在别国手中,若还是对大秦抱有敌意的大国,那问题就大了,此国完全可借这两地为跳板,于大秦发起进攻或限制大秦。
虽在这时代没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但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众人皆懂。
讲到此处,李念觉得也差不多了,不再继续讲说。
他的目的是想让大秦诸公知晓世界之大,并非只有大秦,在日后思考某些政令时不要将目光局限在这片土地上,让历史轮回重复。
知道的东西不同,眼界见识不一样,想法也自会不同。
李念道:“世界很大,非只有大秦,亦有他国,虽有些地方尚蒙昧,远不如大秦,可大秦若不自强自进,未尝不会有被人追上那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