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们大唐海军要无敌于天下啊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们大唐海军要无敌于天下啊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们大唐海军要无敌于天下啊 (第1/2页)

大唐海军里的巡逻舰,其定位就是用来分摊主力舰的压力,干的都是一些打杂的活,因此这种战舰虽然说吨位其实也不算小,早期的巡逻舰有一百五十吨左右,而后期开始建造的巡逻舰,基本都有了一百八十吨的标准排水量。
  
  这个吨位其实也不算小了,要知道目前跑东亚航线的绝大部分船只里,相当多一部分远洋商船也才一两百吨而已。
  
  但是作为军舰而言,这个吨位却是明显偏小了。
  
  目前大唐海军对主力舰的标准定位,战列舰是一千吨起步,而实际上哪怕是第一艘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也有一千三百吨。
  
  巡洋舰的标准则是五百吨以上,第一代巡洋舰,也就是廉州级巡洋舰,也有五百五十吨,至于现在正在建造当中的第一代巡洋舰,其吨位则是飙到了八百吨。
  
  哪怕是护卫舰,第一代护卫舰是三百五十吨,但是现在也是涨到了四百五十吨。
  
  也就是说,目前海军的主力舰,吨位最低的是三百五十吨,而正在建造当中的则是四百五十吨。
  
  相对比之下,小了足足一圈的第二代巡逻舰不过一百八十吨。
  
  这年头的战舰战斗力高低,基本上是上大小划等号的,因为吨位越大,也就能够装载更多的火炮。
  
  人家一艘战列舰可以搭载六十多门火炮,而且还是清一色的大口径舰炮,而一百八十吨的巡逻舰,则是只能搭载十多门火炮,并且是以中小口径火炮为主,火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然而,巡逻舰的弱,那是相对于大唐海军的主力舰而言的,如果是对上其他的土著国家的战舰,那么弱不弱就得另说了。
  
  十多门火炮说多不多,但是说少也不少呢。
  
  而且这种船只个头小,风帆面积又大,而且还为了近海内河作战还配属了船桨,因此相当灵活。
  
  因此当这两艘巡逻舰杀入汉江的时候,不仅仅可以给那两艘笨重的临时改装对陆火力支援舰提供掩护,自身也能够发挥强大的火力进行对陆支援。
  
  两艘改装商船,两艘巡逻舰,一共构成了杀入汉江并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毕竟这四艘船只上装载的火炮就足足有近百门。
  
  这火力实力其实比第十五步兵师一整个师的火力还要强大!
  
  登陆后杀入汉城的登陆部队总人数也不过三千人而已,这三千人却是有近百门的舰炮火力支援,因此打起来那基本上都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
  
  嗯,前提是在汉江岸边作战,如果是脱离了岸边范围,那么就只能依靠陆战队自己了。
  
  但是这也不要紧,登陆部队里除了海军自身的陆战队外,还有一个近卫军混成营,总兵力不多,千把人而已。
  
  不过这个近卫军营除了一个步兵营外,还有一个炮兵队以及其他辎重部队,近卫军出征,向来都不会单独派遣步兵或者骑兵或者炮兵什么的,往往都是临时整合起来派遣一支混成部队。
  
  规模大一点,那就是混成旅,中等的就是混成团,小一点的就是混成营。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近卫军的混成营里的炮兵队,虽然携带过来的野战炮和其他陆军的、海军陆战队的野战炮没啥区别,都是普通的五斤的野战炮,但是他们用的炮弹却是有所区别。
  
  因为,他们所用的炮弹并不是普通的实心弹或者散弹的什么啊,而是尚未在陆海军正式批量装备的榴弹。
  
  大唐王朝之前就是把榴弹给研发出来了,只不过因为技术细节还不够完善,同时生产线的建设也是需要时间,此外多次实弹测试的时候,也是暴露出来了一些小问题,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榴弹都是处于技术完善阶段,生产也只是小批量生产,基本上都是给近卫军拿走了。
  
  陆军和海军除了少量测试外,并未大规模装备!
  
  但是今天,来到高丽半岛的这支近卫军炮兵队,用的却是榴弹。
  
  虽然不多,他们一共也就只有几门火炮,携带的榴弹数量也只够自己用过的,但是在攻打汉城的时候,依旧是发挥出来了庞大的作用。
  
  当他们对汉城的土著们进行炮击的时候,那场面几乎把隔壁的海军陆战队的炮兵们给看待了!
  
  他们海军虽然被陆军将士称之为土鳖,但是人家海军实际上也是见多识广的,这榴弹,他们知道,也用着呢,而且还是四十八斤,二十四斤这种大家伙。
  
  但是正是因为用着这些火炮,所以当他们看到近卫军只用五斤野战炮就发射榴弹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睁着大大的,生怕漏过任何一丝细节。
  
  他们不少人都是知道,海军已经是正在测试榴弹,估计不远的将来就会大量装备的,但是说实话,这只是传闻而已,真正可以用长身管火炮发射的榴弹,他们可没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