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世祖 > 第39章 百年大计

第39章 百年大计

第39章 百年大计 (第1/2页)

“刘煦上的那份奏章,议得如何了?”刘皇帝转变话题问道。
  
  闻问,刘旸不禁瞄了刘皇帝一下,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态度,可惜结果依旧是令人失望的。
  
  考虑了下,刘旸答道:“对大哥所请,中枢臣僚们已然进行了两次商讨,争议很大,不过,大多倾向于否决。”
  
  “原因呢?”刘皇帝好像不太了解的样子。
  
  刘旸:“臣僚们认为,东北地处偏鄙,苦寒多灾,蛮部杂处,人情复杂,且地域辽阔,想要如大哥所述那般彻底占领统治,困难太大。
  
  且这些年,为治辽东,朝廷已然支持了大量钱粮,至今方勉强自足。辽东数万驻军,每年的军需供应,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倘若,再对东北进行深入耕耘开发,个中投入难以预计,恐怕难以持久。东北仅一隅,然大汉诸边,远非区区一个东北,这些年,为边陲戍防,每年军费开支,都给朝廷财政构成了巨大负担。
  
  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室韦诸族纷争内耗之后,经过此番王师的进剿,东北的局势已然稳定下来,只要略施怀柔,诸族都将消寂,辽东的安全已然可以得到保障......”
  
  “一时之安,也算安定?”不待刘旸说完,刘皇帝便反问道,言辞之间已然隐露锋芒:“他们是不是,还考虑着,削减东北驻军,以节省军费开支?”
  
  刘旸默然,从他的反应看,刘皇帝猜对了。事实上,又何止一个辽东,针对边军戍防军费的削减,朝中早就有人提出了,尤其在前几年财政拮据的时候。
  
  大汉如今的疆域,太广袤了,这万里江山,也就意味着万里疆防,从东到西,自南及北,各地戍防边军加起来,早就已经超过三十万人,这可都是朝廷正兵,哪怕不是战争状态,维持基本的作训,都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支。
  
  这还不包括对各地承担一定戍防任务的乡兵义勇的拨款补助,而区区一个辽东,过去便常年驻扎着近六万兵马,即便其中有一万多人属于禁军轮戍,看起来,也实在太多了。
  
  而经过此番东北进剿,拓地两千里,为了保证对占领地的控制,那数万兵马,看起来似乎也不多了,至少短期之内是这样的。
  
  因而,那些提出削减东北驻军的,其目的也未必就是如此,大概是怕结果非但不削减,还要加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煦提出一个完全看不到成本边际的“深耕东北”计划,想要得到那些大臣们的支持,自然是困难的,至少在管财政的王着、沉义伦等臣僚眼中,这是不合时宜的。
  
  面对刘旸的沉默,刘皇帝不禁发了点脾气:“削减军费,薄弱戍防,有些人是要大汉自废武功?没有那些坚守边防的将士拱卫边陲,哪里来中原内地这安定繁荣?
  
  他们看得到财政上的靡费,就看不到疆土国防的重要性?莫非是太平日子过惯了,就当真觉得天下无事,四海安宁,可以马放南山,刀兵入库了?”
  
  见刘皇帝这毫不留情的驳斥,甚至带着些批判与讥讽,刘旸立刻出言劝慰:“还请爹息怒,大臣们考量也根据朝廷的实际情况出发,此番,也仅是针对东北之事,表明看法罢了。”
  
  看着刘旸,刘皇帝问:“你方才说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意见,那持肯定意见的少数人都有谁啊?”
  
  对此问,刘旸再度沉默了,显然,大概就没有真正支持的。事实上,如果此事不是秦王刘煦提出的,大臣们或许都不会搭理,更遑论专门组织商议讨论了,若是换作宋雄、马仁瑀那些辽东文武提出,恐怕在朝堂上连一点波澜都不会掀起,便直接否定了。
  
  “你有什么想法?”
  
  闻问,刘旸虽然早有考虑,但仍旧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方才从容地说道:“儿以为,不若取个折中的办法。
  
  大哥的想法,不免贪大求全,全面铺开,耗费实在巨大,确实得不偿失。但疆土不可不固,辽东不可不定。
  
  赵相意见老成谋国,东北治理,不可一蹴而就,还当缓图之。因此,儿认为,当下还当以剿匪固安,维持为地安宁为主。
  
  在东北原有的城池基础上,沿河流及主要关隘以及宜居之地,设立戍堡据点,以保证朝廷对主要地区的影响控制。
  
  同时,针对东北,朝廷可专门制定政策,吸引商民前往垦殖,促进民间农商发展。东北固然荒僻,但并非四季如冬,不毛之地,那里的土地,足可耕种,建木、皮货、药材、畜产,都是可利用的,对于那些商旅还是极具诱惑的,只要朝廷肃清治安,以免活跃于山林原野间的蛮部的侵扰,保证商道之安全......
  
  如此经营一些年头,待时机成熟,再进行更为深彻的王化定治!此法虽缓,但稳步推进,待二三十年之后,东北之地,未必不能有一个新气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