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霸蜀 > 第838章 丞相的反击

第838章 丞相的反击

第838章 丞相的反击 (第1/2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诸葛亮和魏霸一样,采用了与当前主流兵制不一样的做法,即部分恢复了光武帝之前的兵制,在各郡县保持一定数量的郡兵维持治安,同时又保持一支随时可以出战的常备兵,直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一旦有战事,可以迅速投入战场。
  
  姜维、魏延从并州撤退,那支近四万人的常备兵损失了一万多,回到长安之后并没有解散,而是进行了补充,仍然驻守在长安。魏霸三路大军伐吴的时候,诸葛亮能够迅速对颍川施加压力,让陆逊不敢轻动,就是因为这支力量的存在。
  
  秋收之后,诸葛亮以都试阅兵为借口,调各地驻地齐聚长安,不过是进一步加强这支常备军的而已。诸葛亮卧病在床,并没有影响对兵权的调整,姜维就像他的一只手,忠实的执行的他的命令,将关中以及凉州的兵权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不能说没有不同意见,可是至少就目前而言,这些意见还不能形成反对力量,在魏延那个刺头被支开的时候,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诸葛亮的决定,就连魏延统领的那些凉州精锐也只能保持沉默,密切注视着事态的进展,同时尽可能用官方的渠道将关中的消息送回成都,报告给魏延。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吴懿一直在长安。他的身上还有汉中督的职务,实际权力却由他的儿子吴敏暂管,他可以一心一意的留在长安为诸葛亮、姜维站台。作为从刘璋时代起就在益州的外乡人。作为皇太后的兄长,他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作用。他就像一块被岁月磨圆的磐石,虽然没什么棱角,可是份量却不可小视。有他站在诸葛亮的身边,无形中就能镇压很多声音。
  
  车骑将军都没什么意见,普通将领还能有什么意见?
  
  除了吴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被召到了长安:向朗。
  
  向朗是荆襄系当之无愧的元老。如果说诸葛亮是荆襄系权力的领袖,那向朗就是荆襄系资历的领袖。在马谡与诸葛亮决裂,荆襄系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的时候。向朗这个老人就有着他们谁也无法替代的作用。诸葛亮把他从上邽召到长安来。自然也是希望借重他的威信,帮姜维、杨仪掌控局面。而向朗离开了上邽,作为陇山南端要塞的上邽城自然就落入了王平的绝对控制之中。
  
  王平是诸葛亮忠诚的支持者。
  
  上邽有王平,萧关有陈式。中间是陇关的赵广。关中的西部防线基本可以说万无一失。在镇西大将军魏延被派往成都。而他统领的精锐力量又留在长安的时候,凉州自然成了凉州人的凉州,姜维这个凉州人也就拥有了一些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做完了这些。诸葛亮决定离开长安,返回成都,要与李严面对面的较量。现在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他的身体。也许是因为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也许是因为诸葛均带着诸葛瞻来到长安,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一直不能理事的诸葛亮居然又出现在公众面前,还要赶赴成都。
  
  这个消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诸葛亮的轩车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匹快马冲出了长安城。
  
  向朗、杨仪随行,姜维、吴懿到城外送行,一直把诸葛亮送出五十里外的长亭。
  
  京兆太守赵素随行,当诸葛亮的马车消失在远处如烟的树影之中,赵素不知不觉的凑到了吴懿的身边。吴懿偏过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府君有何指教?”
  
  赵素笑了笑:“将军说笑了,我哪里敢指教将军。不过是有一个疑问想请将军示下。”
  
  吴懿不吭声,目光扫了一眼远处的姜维。姜维还在眺望诸葛亮远去的方向,神情专注虔诚,仿佛是一尊石像。
  
  “将军,现在有五万大军驻扎在长安附近,仅凭秋收的存粮,恐怕支撑不了太久。”赵素脸上挂着客气的微笑,眉头却微蹙着,似乎为自己的公务而操心。“将军,如果大军一直驻留在此,我们可能还要请朝廷调拨一些粮食才行。”
  
  吴懿没有说话。他知道赵素在试探什么,可这不代表他就愿意告诉赵素。他沉默了片刻,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长安曾经是我大汉的都城,区区五万大军又算得了什么。赵府君,你可不能把自己当一个普通的太守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既然是天师道信徒,想必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赵素眉头一挑,若有所思。作为京兆太守,作为汉中人在关中的代表,作为天师道内的高层,诸葛亮虽然没有对他说过回成都的打算,他多少也能猜得到。吴懿这句话说得很隐晦,可是该透露的意思却已经到位了,不仅这五万多大军短期内不会离开,还有可能有更多的人进入长安,他这个京兆太守肩上的担子很重。干得好,他也许能抓住这个机会,干得不好,可能就会被人排挤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