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姬唐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

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

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 (第2/2页)

说完摇摇头,一脸的后怕!
  
  “原来是真的?但这说不通啊,就算是回来了,陛下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不光是平阳,但凡是知道的都有些纳闷,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太极宫中,当李世民得知众人的疑惑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那些孩子说的对,十年未归,岂能被世人忘记?”
  
  “他们立下的功劳,就是个个封爵也不会过,但大唐爵位岂能轻授?”
  
  说到这里他就叹了口气,这些年他收回了不少人的爵位,更是在对封爵上把关极严!
  
  当初开国时,父皇大封功臣,凡有点功劳的都被封了爵,最后导致大唐的爵位都有些不值钱了!
  
  在他登基之后,除了真正有大功的人,其他人的爵位基本上都收了回来,这才改变了这一现象!
  
  所以,这次除了少数人能够封爵外,其他门是别想了!
  
  并且爵位绝不会超过伯爵,这是底线,不然朝堂大臣们是不会答应的。
  
  出海的人中,就属姬松一脉人数最多,功劳也最大,要是都封高爵的话,加上这次姬松马上就要封国公,那到时候,姬氏一门一公四侯,这样门庭岂能让他出现?
  
  如此,他只能在其他方面对他们进行补偿了,如果不给个说法,今后还有谁敢为大唐效力?
  
  此行姬青等人的功绩绝不输于汉之张骞,班固,更是为大唐找来了一大财源,虽然现在还不能马上利用,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这是迟早的事情。
  
  并且,他们还发现了两块大陆,还带回了数种高产作物,不管是哪一种,都足以他们封侯之赏!
  
  但他们太年轻了,比姬松这个大唐最年轻的侯爷还要年轻,这要是封四人为侯,朝堂上还不得闹翻天?
  
  “唐检还没有回来吗?”
  
  李世民突然问道。
  
  陈寿低头道:“启禀陛下,莒国公还在太白书院不曾回家,只是捎信让家人去书院相见!”
  
  “并且还严令家人不得将他回来的消息传递出去!”
  
  李世民闻言,目光有些复杂!
  
  这次唐检回来,他立即就感觉到了唐检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还有些功利心的话,那这次回来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人一样,浑身都透露出一种淡然,就像是看破世事一般!
  
  “臣经历了生死,还不止一次;也开阔了眼界,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大海的辽阔,星空的深远,世界的精彩。到了此时臣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相比于朝堂,臣现在宁愿去书院教书!”
  
  “臣听说现在的太白书院格外庞大,学子数千,学术上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臣这一路上得到了太多东西,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内心和精神上的东西。”
  
  “请陛下允许臣去书院教书!”
  
  “至于那些荣耀,哈哈,就都给那些年轻人吧!他们才是我大唐的未来,这一路上要是没有他们,根本不可能到达彼岸,那些我们以前看不起的学问,在大海竟然焕发出惊人的能力,这是儒学做不到的,更不是现在教育能教育出来的。”
  
  “臣看到了资源丰富,却整日挨饿的土著;也看到蛮荒的粗犷和野蛮;更是看到了一个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偶然和必然!”
  
  “陛下,请放下偏见,这世上没有没用的学问,更没有无用的人,臣老了,要不是运气好,臣早已葬身大海!”
  
  “姬青等人,除了王玄策和薛礼,其他人都志不在此官场。他们看到了大唐人永远看不到的东西,也明白了不出海永远也不明白的道理!”
  
  “官场只会成为他们的束缚,臣说这些就是希望陛下不要强迫他们,相比于官场,臣更看好他们的未来。一个能臣最多恩泽数十年都多说了,但一个能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的人,才是能恩泽百世的大才..........”
  
  想到唐检的话,李世民脸上看不出表情,但内心却是震撼的!
  
  到底是什么将一个在官场上打磨一辈子的老臣改变成这样淡泊名利?
  
  他放弃了高官厚禄,回绝了当初出海前朕给他的承诺,现在却只想一心教书,在书院安度晚年!
  
  “那就不要去打扰他了,等姬青等人回归再说吧!”
  
  李世民挥了挥手,有些烦躁道。
  
  他现在有很多东西想不明白,足足将三艘千石大船装得满满当当的书籍,里面有他太多不懂得东西。
  
  有得甚至闻所未闻,但事后想想却是理所当然!
  
  这种不受掌控的心理,让他格外烦躁!
  
  回来时他带了不少精选出来的玛雅翻译后的书籍,都是用最好的兽皮制成的,就是为了防止被损坏,就这项工程,就消耗了十余万张兽皮,几乎将玛雅周边的兽皮一扫而空!
  
  天文,地理,数术,预言,占仆,建筑,音乐,人文,传说,神话等等,可以说是一部玛雅文明的百科全书!
  
  就他所看的区区基本,就让他对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茅塞顿开,就像是触类旁通,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般!
  
  就好比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城邦制度,这和姬松收集的西方希腊,罗马等国的制度何其相似?
  
  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的文明,却形成了基本相似的制度,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为什么中原春秋战国时期也形成了这种相似的制度?甚至和三皇五帝时期,部落自治,但又共尊共主的形式一般无二?
  
  他想到了始皇帝嬴政,越想越觉得世人对其的误解何其之大!
  
  书同文,车同轨,度衡量,统一中原,这是何等的功绩?竟然被人骂了近千年?
  
  要是没有始皇帝,中原恐怕还在分裂中吧!
  
  要是没有始皇帝,大唐何以这么快统一天下?
  
  他想到了很多,这些书籍正如姬松所说,它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源泉,中原已经数百年不曾有大的突破了,好像一直都在转圈圈一般,不停的轮回。
  
  文明融合,这个不曾出现在书本上的词不知怎么的就出现在他的脑海,并且挥之不去..................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