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

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

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 (第2/2页)

“那要怎么办?”木懿有些着急,但洪承畴却抬手示意他别激动:
  
  “无碍,朝中还有一个毕自严,若是袁礼卿致仕,而顾秉谦不退,那登次辅位的应该是毕自严。”
  
  “孙传庭和我,必然是一同回京入阁。”
  
  “与其担心袁礼卿致仕,倒不如想想万岁和齐王殿下到底想要干嘛。”
  
  洪承畴把话题拉回到了朱由校和朱由检的身上,因为即便是他也能感觉到这兄弟二人有些问题存在。
  
  距离朱由校离京已经快两年了,一个皇帝、两年不回京城,若不是他还能正常的在仲夏宫和大定宫接见朝臣,恐怕百官都会以为他被囚禁了。
  
  皇帝不回京城,所有事情又都甩给齐王,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齐王才是皇帝。
  
  随着年纪的增长,洪承畴大概是能猜到朱由检的想法了。
  
  就藩是肯定会去的,之所以一直没有就藩是因为多种原因。
  
  第一、他若走,那没有辅臣辅左,以朱由校那种喜欢玩平衡的政治手段,到底能不能控制好朝堂,让百官老老实实听话?
  
  这第一点的破解之法,洪承畴已经想到了。
  
  说白了,就是把他洪承畴、孙传庭、吴阿衡、杨文岳四人拉入内阁作为辅臣,最多再加上旧港的沉廷扬,以及小西洋的卢象升。
  
  这六个人里,前四个人和军队牵扯过深,沉廷扬又因为主持市舶司、开海运而遭到江南士绅的嫉恨,最后的卢象升,从官以来基本在辽东和小西洋,并且与藩王关系不错。
  
  虽然六人都与士绅有牵连,但是他们背后的势力却大多都和士绅没有共同利益。
  
  没有共同的利益,自然不会闲着没事去更改朱由检制定的国策。
  
  只要内阁和六部尚书的位置被他们六人担任,那最少他们在任期间,国策是不会有什么变动的,除非朱由校自己废了朱由检留下来的政策。
  
  不过,朱由检的政策,总体来说是对皇权有着天然帮助的。
  
  比如眼下国库和内帑的分割导致了朱由校不管怎么修宫殿,只要不动用国库,那就没有人能说他。
  
  比起朱厚照那种花内帑修了一个二十四万两的豹房,结果被文官戳了百年嵴梁骨的皇帝,他这种生活不知让多少大明皇帝羡慕。
  
  另外,国策只是一方面,六人担任阁臣的好处还有许多。
  
  其中朱由检最为担心的军队,如果有六人坐镇,那基本不会有什么大事。
  
  洪承畴能影响南军和西军,孙传庭能影响北军,吴阿衡和杨文岳能影响东军,而海军又有沉廷扬挟制,海外的藩王和卢象升关系不错。
  
  这么一看,除了上直都督府外,其它的军队都能被这支阁臣队伍所控制。
  
  这是一个维稳的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
  
  作为内阁文臣,和军队走得这么近,万一出了一两个心怀不轨的人,那大明朝可就危险了。
  
  不过,这六名阁臣的年纪都比朱由检大了十几岁,只要朱由检还活着,没有人会想不开的造反,除非他觉得他的影响力和军事能力超过朱由检。
  
  不然,朱由检一旦返回大明,叛乱恐怕很快就会被镇压。
  
  趋于这点,朱由检才敢放心的让六人入阁。
  
  因此,辅臣的队伍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数,条件已经满足,朱由检是可以离开的。
  
  之所以他没有离开,是因为第二点。
  
  第二点的问题在于,即便有了辅臣,但大明的官僚体系依旧还处于党争之中。
  
  之所以眼下的党争看上去不激烈,是因为朱由检在上面压着,不然以燕山派的体量,施凤来、顾秉谦等守旧的诸党早就被扫出朝堂了。
  
  顾秉谦他们都如此窘迫,更别提手下治理都需要依靠燕山官员的六名辅臣了。
  
  他们如果上位,肯定是不能控制燕山派官员的,甚至为了更好地治理大明,他们都得屈尊成为燕山派的一员。
  
  想要降低燕山派的影响,就必须加入新兴官员,而新兴的官员,说白了也就是没有燕山符号的大明官学学子。
  
  目前大明的官学学子分为初学和中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学习时间是十年。
  
  由于官学推广的速度不一致,因此毕业的人数也不一致,例如北直隶的初学学子已经毕业,但山西的还在学习,湖广、江西等地的学子甚至还在上一年级。
  
  这种情况下,他们虽然人数庞大,但学习的知识太过粗浅,和燕山学子是一样的。
  
  唯一让朱由检上心的,是加入中学阶段的府学学子。
  
  大明的府学学子知识面更广,学习和沉淀的时间更多。
  
  就如燕山派看不上守旧派一样,他们步入官场后,也注定会瞧不上燕山派。
  
  不过,目前最快毕业的府学学子也要到天启十八年才会毕业。
  
  眼下是天启十四年,距离天启十八年还有四年时间,也就是对燕山派的反击会在四年后开启。
  
  府学学子就是朱由检拿给洪承畴等六名辅臣维稳的官员体系,一旦掌握好这个体系,守旧派也就能被扫地出门了。
  
  守旧派一旦被扫地出门,那庙堂之上就是燕山派和官学派的争锋了。
  
  这么一来,喜欢玩平衡的朱由校就可以亲政上台了。
  
  在玩平衡这点上,便是洪承畴都觉得朱由校做的不错。
  
  因此,前后总结下来,朱由检之所以会放出他在天启二十三年离开,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桉。
  
  天启二十三年,届时大明的官学体系已经接近成熟,初学毕业学子人数能达到上千万,而作为中学的府学毕业学子人数恐怕能达到上百万。
  
  用上百万府学学子来挤兑燕山派官员,恐怕燕山派官员也撑不了多少年。
  
  不过朱由检既然制定了初学和中学,那后续一定还有更高阶段的官学,到时候恐怕又是一个轮回。
  
  “只是……这个大明朝又能经得起几次折腾呢……”
  
  想到朱由检的暗手,以及他的年纪,洪承畴不由在心底暗呼“此子多智,近乎为妖”。
  
  不过经过这一通分析,他对于成为天启朝辅臣的事情,倒是没有那么抗拒了。
  
  说到底、手下有了班底,他倒也不怕皇帝像万历清算张居正一样来清算自己。
  
  只是,皇帝的性格注定了他不太可能会为一些政治失败而担责,这点洪承畴需要时刻警惕,避免帮皇帝背了黑锅。
  
  想了个清楚之后,洪承畴心里对于入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紧迫了。
  
  现在入阁虽然能享受名声,但破事也有足足一堆。
  
  等到天启十八年再入阁,那个时候才是稳坐钓鱼台的时候。
  
  “行了,京城的事情打探打探就可以了。”
  
  洪承畴从分析中走了出来,对木懿交代了一声,木懿闻言也作揖应下。
  
  应下的同时,木懿不免继续汇报起了其它的消息。
  
  “伯爷,乌斯藏那边,听闻上个月已经迁出四十余万番人,眼下仅有三竹节、喇萨、勃律、那曲、昌都等五城有驻扎兵马,和十二万被流放的罪犯。”
  
  “孙传庭目前还带兵驻扎在喇萨,您说他是不是得了殿下什么旨意?”
  
  “哪有那么多旨意……”洪承畴瞥了一眼木懿,为其解惑道:
  
  “那孙伯雅的性子就是这样,乌斯藏虽然得了十二万被流放的罪犯,但其地凶险,一着不慎便会丧命。”
  
  “十二万人入了乌斯藏不假,但它们并没有让乌斯藏的兵马可以自给自足。”
  
  “朝廷在乌斯藏驻扎五营兵马,仅仅这五营兵马,每年就要吃七万石米麦,算上这十二万囚犯,便需要近七十万石。”
  
  “想要不靠四川来供应这七石万石米麦,按照乌斯藏的亩产,最少要耕种八十万亩耕地。”
  
  “眼下,乌斯藏内有耕地二百万亩,如果以国朝对海外的标准,乌斯藏最少要有三十万人才行。”
  
  “现在只有十二万人,你觉得孙传庭会离开吗?”
  
  洪承畴反问木懿,木懿却咋舌道:“您是说孙传庭要等乌斯藏有三十万人才会离开?”
  
  “我三年不能离麓川,他又何尝不是?”洪承畴没有正面回应,但他的话却足够说明一切。
  
  “麓川的铁路、移民、耕地、文化比起搬空的乌斯藏更难,孙传庭难,我又何尝不难?”
  
  “替我上疏朝廷,就说麓川之功尚需三年才能毕全功,请朝廷让我继续代镇三年!”
  
  既然知道了天启十八年入朝才是最好的选择,洪承畴自然不可能提前入朝去劳累自己。
  
  他要在天启十七年再入朝,算上赶路的时间,差不多他能熬到府学学子毕业。
  
  到那时,他的首辅之位不仅能稳妥,还能坐的十分轻松。
  
  想到这里,洪承畴带着一抹笑意转身走回了衙门内,倒是木懿闻言有些愕然,不过一想到是洪承畴的安排,他便只能老老实实的作揖应下。
  
  目送洪承畴离去后,他找到了衙门内的官员,以洪承畴的名义起草了一份奏疏。
  
  随着快马从麓川衙门冲出,这份奏疏也加急送往了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