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三)永昌新政

后记(三)永昌新政

后记(三)永昌新政 (第1/2页)

“铛…铛铛……”
  
  乾圣十九年十月十二日戌时六刻三分,被世人称为一代雄主的乾圣皇帝朱慈燃崩于乾清宫,享年六十五岁。
  
  在他的执政下的十九年间,大明虽然经历了几场较大的自然灾害,但朝野上下的整体情况是趋于平稳的。
  
  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往往只存在于表面,具体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但这仍使大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在战争上,他三次出兵打击莫卧儿,两次向西进行西征,不仅扩大了汉人的生存空间,也让大明获得了世界三大黄金运河之一的昆仑运河(苏伊士运河)。
  
  据后世学者研究,在他执政的十九年中,大明百姓人均拥有粮从八百二十斤提升到了一千二百四十斤,人均肉蛋奶数量从二十四斤提升到了三十五斤。
  
  在齐国千人抽查中,乾圣元年出生的孩童在十八岁及冠后的身高,普遍要比天启三十年以前的人高上一到两寸(3.2~6.4cm)。
  
  这些的种种情况都在表示,尽管这位乾圣皇帝并没有如他的叔父朱由检一样开创一个时代,但他依旧将大明王朝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这些的种种,都只是后世的评语,而在这个时代,当乾圣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开,许多百姓还是不免的有一些难过,只是他们的反应也能表现,在他们心里,乾圣皇帝是比不上天启皇帝和齐文王的。
  
  乾圣十九年十月十九日,四十八岁的太子朱和垠即皇帝位,年号永昌。
  
  同一日,乾圣皇帝下葬乾陵,庙号太宗、谥号孝成皇帝,全称“明太宗成皇帝”。
  
  不知道当远处葬于长陵的朱棣看到朱慈燃的庙号,又会作何感想。
  
  冬月二十日,诸藩先后入京吊唁,至腊月二十七,诸藩尽数入京,而永昌皇帝朱和垠也如自家皇祖父、父皇一样在太庙召开了诸藩朝会。
  
  在朝会上,朱和垠隐晦表达了大明对人口迁移政策的放开。
  
  不过这个口子也不是随意的放开,而是要根据各国国内的情况来适当宽松。
  
  尽管如此,但诸藩前来吊唁皇帝的亲王、郡王和世子们还是十分高兴,高兴之余也连带着对新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比较对于诸藩有些小家子气的天启、乾圣两位皇帝,眼下的永昌皇帝无疑更为大气。
  
  虽然诸藩不知道永昌皇帝的底气来自何处,但他们也清楚,这位皇帝不太可能做出傻事。
  
  他敢宽松移民政策,那自然是有着可以制裁诸藩的杀手锏。
  
  因此,诸藩在感激之余,心里也不免升起了一丝畏惧和好奇。
  
  只是在他们好奇之余,他们却因为国内的种种事情,不得不离开大明,返回自己的藩国。
  
  在他们返回的路途中,伴随着一声声庆贺新年的钟声响起,乾圣二字彻底成为了过去,而他们迎来的是代表永昌皇帝年号的永昌元年(1690)。
  
  新的一年,在正旦朝会上,永昌皇帝朱和垠向百官下达了自己在新年的第一份旨意。
  
  考虑到地方大学的压力,朱和垠决定在每司治所所在,各自设立一所大学,两京增设一所。
  
  在此之前,大明拥有大学的地方仅有南、北京,以及昆明、广州、旧港、成都、武昌、南昌、西安、沈阳八府所代表的八个行省。
  
  旨意下达后,十所已经存在超过十年的大学被分配出七千余名教习,分别派往没有大学的二十五个省、司。
  
  至于两京所分出的两所新大学,则是被称为北平大学和金陵大学。
  
  这两所大学与曾经的十所大学被称为大明“十二大”,而剩余的二十五所大学则是被称为“小二五”。
  
  大明中学毕业的学子,都以入学“十二大”为目标,其次则是进入“小二五”。
  
  四月,皇帝再下新旨,免除小学、中学书本费。
  
  五月初五,皇帝与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平台对诏,对大明所存在的“贪腐”、“均田”、“三冗”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此时的大明虽然经过天启、乾圣年间的多年严抓严打而吏治澄清,但许多官员年轻时尚且可以自制,年老后不免贪恋权位。
  
  加之官员之间往往会形成姻亲而沆瀣一气,在选人选才上偏向于己方家族和姻亲家族子弟,因此导致朝廷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冗员”问题十分突出。
  
  不仅仅是庙堂和地方衙门是这样,军中许多没有实力的人也被推上了军官将领的位置。
  
  北昆仑之战中,尽管明军打的十分出彩,但那是仗着武器犀利。
  
  如果仔细观摩军报,那就不难看出眼下明军的基层将领指挥问题严重,这也是李定国在战后提出的问题。
  
  只是当时的朱慈燃已经病重,他虽然有心处理,身体却不再允许,因此才拖到了现在。
  
  此外,从天启到永昌年间,大明的经济和耕地面积虽然不断的在增长,但相比较土地增长的速度,贪官污吏贪墨均田的速度却更快。
  
  自上次清查隐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年的时间,过去十四年里,大明的纸面耕地数量仅仅只增加了四亿亩,平均每年不到三千万亩。
  
  反观从天启三十年到乾圣七年,大明耕地增加八亿亩,平均每年也接近三千万亩。
  
  要知道,大明的拖拉机全面推广是直到乾圣五年才完成的,按常理来说,耕地开垦的数量应该要比之前多才对。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怀疑底下的人到底在干什么。
  
  如果均田落实不到位,那么以现在百姓生孩子的速度来看,一旦作为资产的土地不够养活一个家族,那农民逃亡就会开始出现。
  
  农民一旦开始逃亡,那就代表阶级矛盾难以缓和,继而出现的就是农民起义。
  
  能察觉到这种现象的人并不算少,早在乾圣十七年,当时的南直隶凤阳府泗水知县田文镜就曾经上疏,言:
  
  “凤阳百姓生育儿女众多,田亩均分甚少,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同时,田文镜也在奏疏中说道:“地方官员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当更天下弊事。”
  
  这份奏疏被乾圣皇帝朱慈燃留中,虽然没有处理,但也说明朱慈燃已经上心了。
  
  如今,这份奏疏在朝会中被拿出,显然朱和垠是想把所有的矛盾都解决。
  
  对此,颜胤绍、孙可望、李定国这三名阁臣分别献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他们的意见,朱和垠思虑过后便令其草拟章程,即日执行。
  
  五月二十五日,三大阁臣对皇店、工厂、盐矿酒茶四课司提出要深察的办法,对军队军官进行考核,对官员、兵马司、衙役,地方衙门体系及地方均田政策进行查缺补漏的解决办法。
  
  二十六日,皇帝朱批、内阁执行。
  
  六月初二,内阁任命户部主事田文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携领三司官员巡抚地方。
  
  初三,保守派官员联合上疏弹劾新政,朱和垠大怒,将跪于乾清门的三百余名官员驱逐出京,外放岭北为官。
  
  见到皇帝手段如此,一些保守派官员纷纷开始骑墙观望了起来。
  
  他们死死盯着田文镜的行动,但凡田文镜有丝毫不对的地方便立马上疏弹劾,然而得到的结果只有皇帝对弹劾奏疏的留中不发。
  
  见皇帝如此支持自己,田文镜也底气十足的大查彻查。
  
  仅六月一个月,田文镜就查出北直隶当地的皇店之中有空额一千四百二十七位,每年吃空饷一万七千二百余两。
  
  这样的结果让朝野震动,须知这仅仅是一个地区衙门的现象,而这样的地区大明还有三十四个。
  
  如果每个地区都能查出如此成绩,那田文镜仅转一圈下来,就能为大明节省几十万两。
  
  得知情况的朱和垠不敢松懈,而是派出太子朱怡铉、阁臣李定国负责五军都督府将官考核,赐田文镜尚方宝剑,以代天子狩。
  
  得到了助力的田文镜也没有闲着,而是迅速对北直隶地区的工厂、盐矿酒茶等衙门进行检查。
  
  七月,经过田文镜一个月的努力,北直隶地区二百七十六家国营工厂被查出空额五千七百二十四位,空饷七万三千余两。
  
  八月,田文镜又在北直隶的地方衙门通过考核,而清理出了七百多个占着位置不做事的子弟官员。
  
  九月、十月、冬月……
  
  田文镜以一季查一省的速度,由北向南,由关外向关内、向中南的速度京察而去。
  
  一些皇店、工厂见状连忙补齐空额,子弟官员见状也连忙学习,以此来躲过这个“田阎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