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北宋大法官 >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听证会(二)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听证会(二)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听证会(二) (第1/2页)

好在,这到底不是庭审,而是听证会,听证会的目的,还是要弄清楚整件事情的本质,而不是要将任何人定罪,张斐也不会表现地咄咄逼人。
  
  程昉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张斐也就没有与之纠缠,转而又问道:“程都监,你方才说,水兵缺衣少粮,这程副使要负一般的责任,那么另一半是由谁来承担?”
  
  程昉一怔,忙道:“另一半得由河北地区的官府和转运司来承担。”
  
  张斐问道:“这是为何?”
  
  程昉道:“因为这衣粮主要就是转运司负担,其次是地方官府,但在这过程中,他们总是三推四阻,找各种理由拖延衣粮的发放,咱家对此也没有办法啊!”
  
  张斐点点头,又问道:“既然当时水兵缺衣少粮,程都监可有想过,缩短工期,亦或者等衣粮充足之后,再择日动工?”
  
  程昉忙道:“河道工事,乃紧急之事,若是耽误了,谁来负责?”
  
  张斐道:“程都监可否具体解释一下,疏通三股河这工事,是有多么紧急,如果在去年没有疏通好,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程昉道:“如果不及时疏通,恐有水患的风险,这难道还不紧急吗?”
  
  张斐低头看了文案,道:“根据检察院收到的消息来看,此番河道工事,也就是加宽河道,打捞泥沙,等等,是以整治为主,不知是否?”
  
  程昉点点头。
  
  张斐道:“但是根据河北各条河道的情况来看,至少存有五条河道以上需要整治。如果我说程都监这个理由,可以应用于所有所有存在此类问题的河道上,程都监是否认同?”
  
  程昉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并不认同,因为三股河肩负东流计划,理应首当其冲,乃是重中之重。”
  
  张斐道:“但如果是别得河道,程都监就不会这么着急吗?”
  
  程昉点点头道:“当然。”
  
  张斐低头看了眼文案,道:“但是根据我得知的消息,程都监在整治任何河道时,都是如此急切,征召大量的河役,调集大量的厢兵,依靠人海战术,快速整治河道。”
  
  程昉再度陷入思考之中。
  
  张斐等了一会儿,又问道:“既然此次工事,是如此重要,是重中之重,那为什么程都监事先没有准备好?在我个人看来,衣粮应该是最基本得,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知程都监是基于何原因,先行三军?”
  
  程昉依旧沉默。
  
  张斐也不逼问,又转而道:“适才程副使曾说,当时水兵是亡命而归,倘若不安抚好,恐会生变,你对此是否认同?”
  
  程昉思忖一会儿,回道:“我认为程副使小题大做,此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张斐问道:“那程都监认为当时程副使该怎么应对?”
  
  程昉道:“咱家的意思,程副使的应对是没错的,只是他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而且,如果澶州能够早点将衣粮送到河道上,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衣粮归咱家管,那就是咱家的责任,但是这些衣粮可都不归咱家管。”
  
  张斐不得又问道:“为什么程都监不先沟通好,再行动工,就好比程都监之前先上诉陛下,求得陛下拨水兵给程都监。”
  
  程昉再再再度陷入沉默中。
  
  张斐点点头,“多谢程都监。”
  
  说着,他又看向王巩,小声道:“请王学士出来作证,他看着好像有些着急。”
  
  王巩下意识地瞧了眼大口喘气的王安石,嘴角微微抽搐了下,然后开口,请王安石出来作证。
  
  程昉听罢,整个人就如同泄了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
  
  可怕!
  
  这真是比传言中还要可怕啊。
  
  专门问人家自己不懂的,那人家怎么回答你。
  
  而王安石也只是为程昉的智商感到着急,并不是要急着上场,他来到前面,是完全没有平时那种自信的神态,而顶着一张痛苦面具来到庭上,坐在程昉边上。
  
  看着这个猪队友,心都是凉的。
  
  第一回尝试过后,他就曾暗暗发誓,再也不出庭做供,完全就没有庭辩那种畅快感,就只有一股浓浓便秘风味,反正就是被动挨打,还不准还手。
  
  真特么要命啊!
  
  张斐又是翻过一页文案,扫视几眼后,又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王安石,“首先,非常感谢王学士能在百忙之中,出席此次听证会。”
  
  “这是我分内之事。”
  
  王安石淡淡回应道,但内心是非常谨慎,目光偷偷注意着张斐的神色变化。
  
  张斐点点头,又道:“此番请王学士出席,主要是希望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程都监的权力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低头看了眼文案,“根据我们检察院所查,正是在王学士的建议,朝廷设下河北制置河防水利司,且由程都监主持整个河北水利工事。”
  
  王安石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道:“王学士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设这制置河防水利司?”
  
  王安石道:“因为东流计划,是一个大工程,涉及到数十个州县,而以前的治水,都是各州各管其事,且相互监督,导致时常相互掣肘,延误工事,使得水患无法及时抑制,若出问题,他们又相互推卸责任,朝廷都不知该如何问责,如此情况是很难满足这个工程,设制置河防水利司就是希望能够统筹一切。”
  
  张斐道:“不知制置河防水利司职权是什么?”
  
  王安石道:“就是修建河道。”
  
  张斐道:“关于征召劳役,调用将兵,以及调用衣粮,这是属于制置河防水利司的职权吗?”
  
  王安石沉吟少许,道:“应该是说,制置河防水利司是根据河道工事所需,下达命令,沿途州府,再根据这个计划,去征召劳役,调集钱粮,去整治河道。
  
  其中都水监、转运司、监察御史、地方通判都可对工事进行监察,而以往一旦他们意见不合,这工事就很难启动,如今则是要以制置河防水利司为主,可避免这种现象。
  
  在这里,我再要说明一点,我朝大多工事,主要负责的都是各地厢兵,一般是不征召劳役,避免百姓耽误农活,但是河道工事是例外,由于河道工事往往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还是会征召河道边上的役夫来做的,水兵是不在其列的,制置河防水利司也无权调用水兵,这需要陛下和朝廷来决定。”
  
  张斐问道:“制置河防水利司可否自己制定计划书,还是说这需要上报朝廷。”
  
  王安石点点头道:“当然需要上报朝廷,在朝廷允许之后,制置河防水利司才能够下达任务给各州县。”
  
  “多谢王学士能够详细为我们解释。”
  
  张斐道:“但有一点我还想知道,在地方官府征召劳役的过程,有什么限制吗?”
  
  王安石认真思索了一番,道:“夫役是没有固定的时日规定,有些几天,也有些几年,不过官府和民间都有一种说法,就是在春耕以前调发者称春夫,因工事急迫调发的称急夫。
  
  还有规定,距离服役地点500里以内的征发的,为“正夫”,必须要从事此项徭役;距离地点500到800里之内的,可以以钱代役。
  
  同时我朝与之前朝代有所不同,我朝还有规定夫粮每日两升,这是在太祖时期就已经定下规定。”
  
  唐朝的两税,其中有规定服役最长四十天,但是宋朝却没有这个规定,尤其是在河役上面,这方面规定的非常模糊。
  
  张斐道:“根据王学士所言,征召多少劳役,劳役多少时日,都是根据河防工事所需而定。”
  
  王安石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只不过征调劳役过多,同时亦非紧急情况,也是需要先上报朝廷的。”
  
  张斐道:“在非紧急情况下,征召多少劳役需要上报朝廷。”
  
  王安石想了一下,道:“这个倒是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河道边上的州县,每年都会征召役夫,如果超出平时这个数目,就应该要上报朝廷。”
  
  张斐问道:“如果没有上报朝廷,是否有违制度?”
  
  王安石又迟疑一会儿,道:“其实也不算是违反制度,不过我朝是有完善的监督制度,但如果有人有举证弹劾河防大臣滥用民力,朝廷也会立刻派人去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便会将其定罪。”
  
  张斐道:“朝廷可有制度来判定,怎样才算是滥用民力?”
  
  王安石道:“这主要是看当地百姓是否因劳役,而导致民不聊生。”
  
  张斐又问道:“怎么才算是民不聊生?”
  
  王安石不爽地看着张斐,你这是纯属抬杠。“难道张检控不懂民不聊生的意思?”
  
  “我懂。”
  
  张斐点点头,又问道:“但是我想清楚的知道,怎么去判定民不聊生,比如一个县城,是所有人都吃不上饭,算民不聊生,还是一半百姓吃不上饭算民不聊生。”
  
  这个问题,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包括赵顼也在想,这个民不聊生该怎么去算?
  
  王安石也想了半天,“没有这方面的判定,一般都是当地官员根据情况来定。”
  
  张斐又问道:“适才王学士说,根据工事所需,征召劳役,朝廷能否准确判定,某项工事,应该需要多少劳役?”
  
  王安石摇摇头道:“没有!因为这很难去判定。”
  
  张斐问道:“拓宽多少,挖深多少,以及每个役夫每天可以做多少事,经验丰富的官员,难道不能因此给出一个估算吗?”
  
  王安石道:“河防工事,是非常复杂的,征召劳役往往都需要一两个月,再加上天气、土质的不同,河防大臣是难给出一个估算的。”
  
  张斐点点头,道:“关于地方财政和河防财政,可有明确的职权关系?”
  
  王安石道:“主要负担河防财政的是转运司,而转运司同样也有监督河道工事的职权,正如我方才所言,在制置河防水利司之前,转运司若觉得有问题,是可以拒绝拨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