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二十八章 探查

第两百二十八章 探查

第两百二十八章 探查 (第1/2页)

留美幼童先修班后世演变多年就是今天广东省实验中学,放在全广东也是拔尖的中学。
  
  当年詹天佑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就曾经在这里学习过一段时间。留美幼童前后一共四批120人,第一批几乎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因为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进入美国名校的也最多。
  
  当时美国对中国这些留学生态度相当好,有22人进入了美国私立大学中非常难进的耶鲁大学,还有8人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3人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1人进入哈佛大学。
  
  都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大学,能给这么多名额,也能看出来美国教育界对这件事非常欢迎,甚至堪称友好。
  
  只不过这项非常有意义的留学举动,却被清廷在1881年叫停,并且强行将所有留学幼童召回。
  
  从1872年算起,连十年都不到,当初的计划是要在美国学习并且游历十五年的,如此短的时间,最终只有詹天佑等两人完成了学业拿到正式的大学学位。
  
  很难想象如果所有人都顺利完成学业会怎样,即便是无法对大势有过多影响,至少会是几十朵漂亮的浪花。
  
  至于召回的原因嘛,则是因为留美幼童去美国时年龄太小,相当于从小在美国长大,耳濡目染下对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就接受了,不仅和美国同学开始搞party,甚至还把辫子剪了。
  
  可怜的满清也就这一条可笑的底线,毕竟是他们拿来控制所有汉人的最强手段。
  
  所以清廷顿时不能忍了,反了不成,都给我召回来!留美幼童们回国后,不仅根本不受重视,甚至被社会各界所谴责。
  
  《申报》直接登文说:“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当时容闳集结留美幼童时非常费劲,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出去,所以选的都是平民出身的孩子,想不到成了被骂的点。
  
  舆论以及申报这么骂他们,就是觉得这些人出身寒微,肯定没有礼教,不堪大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就一些汉人大臣、封疆大吏如袁世凯、张之洞、李鸿章在启用他们。
  
  等到大清没了,才真正能够发光发热,不过已经时隔太久。黄飞鸿带着李谕来到留美幼童先修班所在的院舍视察了一番,二十年过去,这里已经非常荒芜,而且地方明显不够大。
  
  毕竟留美幼童每一批只有30人,也并非都是在广州,比如上海就有这种先修班。
  
  既然叫先修班,学生又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所以教授的只有英文,自然用不着太大的校舍。
  
  但李谕倒是对这里表示非常有意义,
  
  “今后基金会所办学校,将会送一批学生去美国留学,选在这个地方,亦有继承之意。”黄飞鸿问道:“听闻现在最强之国家在欧洲,英吉利国、法兰西国等,为什么不去那里?”现在很多人的观点里,世界上最强的还是日不落帝国,
  
  “带英”。美国独居美洲,还处在闷声发大财的阶段,着力于工业方面。
  
  等它在军事、世界纷争崭露头角要在一战以后,那时候几个响亮耳光也初步打醒了大半个欧洲。
  
  李谕解释说:“欧洲的教育当然非常强,科研也很强,不过现在美国教育科研环境并不差,并且在外语方面只学英语也有助于精简课程。至于欧洲,太分散,强的国家太多,如果让学生再花时间去学习法语、德语就有点过于侵占时间。”刘永福说:“帝师说的有道理,我以前和法国人打过仗,他们说话就和英国人不一样。”黄飞鸿恍然:“原来还有这一层考量。”李谕笑道:“这些是客观原因,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因为出钱的基金会来自美国。”谢煜希对此地同样比较满意,不过确实有点小,明显不能发挥作用。
  
  按照他们的预期,在每个城市的学校都要超过一百亩,有足够的地才行。
  
  按照之前在天津的估算,受限于难以建造高楼,一百亩地,即6万多平方米,在保证生源的前提下,每年才能招纳100到200名学生。
  
  看似地方不小,体育场就占去一万多平方,中小学加起来就算是九年的话,那么也将达到一两千人的规模。
  
  教学、食堂、科研楼、图书馆、办公楼、住宿楼等等都要占据很大地段。
  
  这时候的学校很多都是采取寄宿制,房屋如果按照一层来建,的确已经达到上限。
  
  除非今后慢慢再进行升级改造,等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了更好的掌握才能进行更合理的多层高校舍建造。
  
  李谕在上海选择杨斯盛和顾兰洲等人也是有了考量,得尽快让他们在技术上成长起来。
  
  总之就是利用有限的手段尽可能让配套产业都有进步。只不过到时候如何让杨斯盛和顾兰洲的建筑生意打入广州可能会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虽然一时不知道如何解决,李谕现在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即便是杨斯盛、顾兰洲等上海营造商人无法打破地头蛇垄断进入广州市场,那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
  
  这样也比再从头找一家营造厂要效率高一些。毕竟李谕本人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能让杨斯盛、顾兰洲他们尽快掌握钢筋混凝土建筑技巧都有一定尝试的成分。
  
  有些东西得靠他们自己领悟,所有事情都让李谕去解决不现实。况且从上次的接触看,李谕感觉杨斯盛和顾兰洲他们的专业水平还是可以的,好歹是能在要求苛刻的上海租界建筑市场站稳脚感。
  
  广州现在开发的地段大都在珠江岸边,距离港口很近,码头势力蛮强,错综复杂,必须要熟悉其中的暗线才行,否则不太好插手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