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315章 朱元璋驾崩

第315章 朱元璋驾崩

第315章 朱元璋驾崩 (第1/2页)

大内义弘的选择,无疑是对现实的一种明智妥协。
  
  “看来,大内义弘也是个识时务者。”
  
  朱雄英转身对身旁的李文忠说道:“如此,我们便可按计划行事,一方面加强在石见国北面的水师部署,另一方面,也要着手准备与大内氏的交接事宜。”
  
  李文忠点头应允,心中却不禁暗自感慨,这场东征,看似顺风顺水,背后所展现的却是大明这些年来的积累。
  
  而朱雄英的手腕也已经愈发纯熟,每一步棋的落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又给未来的变数留下了冗余的空间。
  
  不管是南朝还是北朝,关东还是关西,各方势力之间,以及各方势力内部,都有落子安排。
  
  “不过,殿下。”李文忠沉吟片刻,提出了心中的疑虑,“大内义弘虽愿交换领地,但我们仍需警惕其背后的意图。毕竟,摄津国与堺市的地理位置重要,若其借此机会壮大势力,对我大明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朱雄英闻言笑道:“大内义弘的妥协,的确不能轻易视为真心归顺。但这正是棋局之趣,不是吗?既要步步为营,也要学会在对方的棋路中寻找破绽。”
  
  朱雄英站起身来,望向窗外,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摄津国与堺市,确是咽喉之地,但同时也是牵扯大内氏精力的地方,这种地方必须要重点看护,却离关西位置很远.大内氏若真有意图不轨,此地也会成为他的枷锁,我们只需布下棋子就可以了。”
  
  “殿下的意思是?”
  
  “堺市要求驻军、开埠,派遣天使持节特驻。”
  
  李文忠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对朱雄英的布局之策更加佩服。
  
  “殿下高瞻远瞩,臣自愧弗如。”
  
  只要能在堺市驻扎军队,并且有大明的使节,那么大内氏就不能为所欲为,同时还要牵扯大量的精力。
  
  而且大内氏很难拒绝,因为堺市的特殊贸易地位,正是明日之间勘合贸易的产物。
  
  “此地驻节需派遣得力之人前往,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雄英轻轻点头:“自然,此事非同小可,需得派一位智勇双全之人前去,既要能洞察大内氏的细微动向,又要能在关键时刻稳住局势。”
  
  对于日本的布局,大明不仅是要获得一些领土,更是在塑造一个新的秩序,一个以大明为核心,各势力臣服同时争斗不休的新秩序。
  
  随着命令的下达,明军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与大内氏的交接工作。同时,石见国的军事部署也在悄然进行,以确保在交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
  
  而在京都,随着明军的逐渐稳固,后小松天皇的傀儡生涯也正式开始,他被软禁在京都御所内,每日除了必要的仪式外,便是学习大明的礼仪与文化,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前往大明,向大明皇帝请罪并表达诚意。
  
  南朝的后龟山天皇虽然重回了京都,但面临的局势却依然严峻,他很清楚要想真正复兴南朝,单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赢得民心,稳固根基,逐步蚕食北朝的势力,只不过,就算没有任何外力影响和内乱,这个过程也漫长的可怕.没有了室町幕府这个最强大势力的统辖,各地的守护大名开始迅速分崩离析,并且按照过去数十年累积下来的宿怨,开始互相攻伐。
  
  在这场漫长的较量中,日本的命运似乎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所操控,而这只大手,正是来自朱雄英。
  
  不过,在日本的布局尚未完全完成,室町幕府在京都周围的残余势力也没有剿灭,朱雄英却接到了一封电文,只得急匆匆地乘船赶回京城。
  
  朱元璋病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雄英就是一沉。
  
  在现代世界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寿数就是七十一岁,也正是今年。
  
  但是按理来讲,既然朱元璋没有遭受丧妻丧子的重大打击,洪武朝除了胡惟庸案以及郭桓案,也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株连功臣的案子,朱元璋的情绪还是相对不错的,甚至于退位成为太上皇之后,颇有悠游山水之意,计划去看看大江南北的风景。
  
  而且,因为军机司的成立,以及朱标的持续分担,晚年在处理政务方面,朱元璋也没有太过操劳身体。
  
  只是视力确实不济了,但通过阴阳炁海弄了一副老花眼镜,也极大缓解,直到朱雄英等人出征之前,朱元璋的身体看起来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还能骑马呢。
  
  而如今突然说病了,难免让朱雄英心中担忧。
  
  毕竟人到了这个岁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高寿了,哪怕是现代世界,这个年纪患上的一些老年病,也都是很难医治的。
  
  所以,就算是有药,可能也治不好。
  
  再加上自己征战在外,虽然大明的皇位已经进行了交替,但依旧有不可预测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历史书上这种事情可写的太多了。
  
  所以,朱雄英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一切,急忙回京。
  
  船只在波涛中疾驰,朱雄英站在船头,凝视着远方渐渐清晰的京城轮廓。
  
  他回想起这些年朱元璋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为政者,如何在军中立威,如何以仁心治天下,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纷涌而来。
  
  在燕子矶码头靠岸,抵达京城时,已是黄昏时分。
  
  夕阳将皇宫的琉璃瓦染成了耀眼的金色,显得格外庄重。
  
  朱雄英下马未及有其他动作,就直接前往太上皇的居所。
  
  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匆匆行走的宫人,他们的神色中都透露出一丝不安,这让朱雄英心中的不安更甚。
  
  宫门前,朱雄英看到了在外面等候的太医院使戴思恭。
  
  老头须发皆白,这时候也是眉头紧蹙。
  
  “戴院使。”
  
  朱雄英一把扯过他的袖子,把他拉到边上,急切地低声问道:“上皇是害了什么病?用了什么药?给太医院储备的那些急救药可用了?”
  
  “唉”
  
  戴思恭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太子殿下,上皇患的是心痛之症。”
  
  “心脏病?”朱雄英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更是焦急。
  
  心脏病这个是真的很要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讲。
  
  或许可以靠吃药顶过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但因为身体衰老和早年的消耗,是基本上无法靠吃药来养回来的。
  
  “至于储备的那些药,尚未用到,上皇现在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汤药尚可调理,主要是一些补充心血的,另外就是不能再劳心了,要多休息.而且若非万不得已,老朽也不敢用那些药。”
  
  戴思恭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另外,上皇思念故人,心中郁结难解,今年虽然上皇看似悠游自在,但实则心中一直挂念着那些功臣宿将,尤其是最近,他时常提起往昔,言语间流露出怀念哀伤,此等情绪,日积月累,或许也是引发了心病的诱因。”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沉。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跟着朱元璋一起开国的老兄弟已经病故了,他们的离世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这些年来,朱元璋虽然表面上坚强,但内心的伤痛却从未真正愈合,反而是被接连不断地撕开。
  
  “那可有什么办法能解上皇的心结?”朱雄英急切地问道。
  
  吃药调理和有心脏病的急救药储备是一方面,舒缓心情也是另一方面。
  
  戴思恭沉吟片刻,说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许,只有让上皇心中的郁结得以抒发,才能缓解他的病情,太子殿下,您不妨多陪陪上皇,与他聊聊往昔,其他的.”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是关心则乱了,至于戴思恭没说出的话,他也知道,那就是让那些功臣宿将进京陪陪朱元璋,但这件事情不是戴思恭能做决定甚至是建议的,所以也不敢说。
  
  毕竟这些老家伙也都上岁数了,很多都在中京凤阳居住,就算是现在有铁轨,通火车了,来南京一趟也是得“哐当哐当”一路,要是路上谁没了,这事算谁头上?
  
  走进朱元璋的寝宫,一股淡淡的药味扑鼻而来。
  
  朱元璋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见到朱雄英,他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在他身边,同样老了很多的马皇后正在亲手端着一碗汤药给他吹着。
  
  “英儿,你回来了。”朱元璋的声音虽显虚弱,却依然充满威严。
  
  “爷爷,我听闻您病了,立刻就赶回来了。”朱雄英紧握朱元璋的手,眼眶微红。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别担心,不过是些小毛病,人老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倒是你,东征之事进展如何?”
  
  朱雄英三言两语汇报了日本的局势及自己的布局,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好,英儿,你确实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说完,朱元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间,望向那不确定的未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或者说,嘱托。
  
  “英儿,大明江山,咱虽已交到你父亲手中,但咱知道你心中的抱负咱这一生,征战无数,治国理政,皆是为了给这天下一个安稳,如今,这担子也要交到你们肩膀上了。”
  
  朱雄英感受到朱元璋手心的温度,那温暖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他连忙道:“爷爷,您放心,我定竭尽全力,守护好大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
  
  马皇后在一旁,眼眶微湿,轻声细语道:“大孙,你爷爷他总是放心不下这国家,放不下你们。”
  
  而很快,朱标处理完了一天的政务,也赶了过来。
  
  朱雄英回到京城的消息,已经通知他了,而朱标也知道朱雄英心中急切,所以第一时间来探望,并没有怪罪于他的意思。
  
  “父皇。”
  
  朱雄英看着因为劳累而肥胖了不少的朱标,还有他鬓角的白发,心中暗叹,岁月不饶人啊。
  
  “标儿,你也来了。”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又看了看朱雄英,眼中仿佛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看到你们,咱也就放心了。”
  
  朱标走到床边,轻轻地握住朱元璋的另一只手:“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坐起身,尽管动作显得有些吃力,但那份属于帝王的威严依旧不减。
  
  朱元璋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身体看起来已经好了不少,虽然还需要卧床静养,但至少不像是其他病那样不能自理,起码自己起来和在地上走动走动舒展筋骨是没问题的。
  
  “英儿,你把事情给你父皇详细说说,咱听听你们的看法。”
  
  朱元璋这时候关心的还是国事。
  
  而朱标和朱雄英都知道,老头这时候就爱听这些,作为一代雄主,反倒不喜欢那些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
  
  所以,刚才只是简单讲了讲,朱雄英这时候开始详细讲述起日本局势的每一个细节,以及他所做的每一步布局,朱标在一旁听得认真,不时提出几个问题,或是对某些决策表示赞同。
  
  当朱雄英讲到如何在堺市驻军、开埠,并派遣使节持节特驻时,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英儿,你这一步走得妙,既控制了大内氏的命脉,又为大明在日本的布局做好了‘锚’,如此一来,有金山银山在手,再通过海外贸易,我大明国力又将更上一层楼。”朱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儿子的肯定。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英儿,你东征之事,咱虽未亲临前线,但你的每一步棋,咱都通过战报看在眼里,你做得很好。”
  
  马皇后在一旁,轻轻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她看着这三个男人,心中充满了感慨。
  
  “好了,你们都别在这里守着了。”
  
  朱标和朱雄英相视一眼,两人轻轻地站起身,准备离开。
  
  “标儿,你留下。”朱元璋突然叫住了朱标。
  
  朱标有些疑惑地停下脚步,看着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