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7章 科举的前世今生 (第1/2页)
科举这项伟大制度的诞生,如果向上追溯源头的话,得从“夏商周”开始讲起。
当时采取一种“亲贵合一”的制度,君主选拔人才,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
君主根据一个人和自己血缘的远近亲疏,来决定这个人官职的高低大小。
这个官职也一种遗产,父亲去世儿子可以继承,这种能靠血缘关系形成一种稳定的纽带,到了春秋战国才有所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纷争不断。
各国君主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只从贵族群体里面选拔,范围难免太窄,所以开始从民间寻找人才。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催生了“诸子百家”的兴起。
直到西汉时期,国内政治稳定,汉武帝为了招揽人才,实行“察举制”,命令郡守寻找下辖区域的人才,定期推荐给朝廷。
不过察举制的弊端很大,先是朝廷的权贵向下施压,要求郡守推荐自己家的人。
不仅如此,当地的豪强也想进入朝廷为官,他们会动用各种关系,让举荐官通融一二。
如此一来,举荐官就很为难了,权贵和豪强都得罪不起,所以推荐人才时,只能任人摆布。
久而久之,察举制就成为专门给贵族和豪强服务的一条绿色通道。
人才库全都让这帮乱臣贼子搞臭了。
怎么办呢?改制度呗。
魏文帝就率先动手了。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由考核官按出身、品德来考察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九品中正制其实是察举制的改良版,只不过把推荐人才的权力,从地方转移到了朝廷。
朝廷在各地专门设置选拔人才的中正官,不参与地方管理,只负责考察人才。
但是,考察的标准是什么呢?
中正官想要又快又准的预测这个人是否具备真才实干,只能从更多的维度去评价这个人。
比如这个人的身世如何,家族长辈有没有当过官、这个人的岳父是谁、为什么把女儿嫁给他。
久而久之,又变成了考察一个人的背景形态了。
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窘迫形态。
可以发现,在科举制度没正式完善之前,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一个死循环。
无论是亲贵合一,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不管采用哪种人才选拔制度,最后的结果都是贵族牢牢把持着。
好在到了隋文帝时期,他登基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自此,选官不问门第,布衣鱼跃龙门。
这也是科举制度的雏形。
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朝,终结于清朝。
只是科举还来得及完善,隋朝就凉凉了。
所以到了唐朝,科举才算是正式确立。
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创立并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不但对当时和后世的朝代产生深远影响,因为科举制度不但是皇帝选拔人才的手段,还是瓦解贵族群体的武器。
科举可以让朝廷绕过贵族阶层,直接从整个国家范围选拔人才。
这对于贵族群体无异于是釜底抽薪,科举的诞生,让人才受皇帝控制,而不是受贵族掣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