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诗中之龙张仲素 (第2/2页)
那是军事前线,那是丈夫从军戍边的地方,在那里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
此刻,军嫂鸳梦重温,沉浸在温馨的幻想之中。
昨夜梦渔阳这一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军嫂对丈夫的相思之深、情意之厚。
全诗仅四句二十个字,篇幅虽然短小。
由于张仲素对场景选择得非常典型,再加上他构思的新巧、剪裁的精工。
使他把军嫂的形象、心理刻画地非常生动具体。
达到了语约而意远的境界,堪称是闺怨诗的一首佳作。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张尚书埋在洛阳北邙山,关盼盼在燕子楼里日夜思念。”
“皇帝给重臣的待遇是剑履上朝,普通臣子不能配剑穿鞋上朝的。”
“这里剑履指的是张尚书,自从尚书埋进坟墓歌舞就与盼盼绝缘了,舞蹈穿的红袖子压在箱底已经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过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关盼盼看到鸿雁又从南方飞回,玄禽是燕子古代称呼。”
“燕子又回到盼盼楼里筑巢,琴箫等乐器看着。”
“盼盼都没有一点心情,任它蛛网,灰尘堆积。”
“白居易看完关盼盼的诗,内心五味杂陈,又感动于关盼盼的痴情,又伤感于张尚书的早逝。”
“今年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冢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朋友从洛阳回来,他去过张尚书的坟墓。”
“他说建坟墓时种的白杨树长大到可以做柱子了,张尚书的红粉佳人竟然还活在世上没有殉情。”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张尚书不惜金钱买许多的美女,从中挑选四五个漂亮如花的,教她们歌舞费尽了心力,但尚书死了她们一个都没有跟着死。”
“关盼盼幽居了十年,心已如古井无波。”
“她之所以寄诗给白居易,一则和他有一宴之缘。”
“她能感觉到白居易被自己的艺术惊艳到了,她以他为知音。”
“二则她一读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会黯然落泪,她以为白居易是理解同情她们艺伎的。”
“张仲素回到了徐州,把白居易的诗交给关盼盼。”
“盼盼急切的打开诗稿,欣喜的读起来,读着读着,脸色渐渐变得惨白,最后痛哭失声。”
“原来白居易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官老爷男权思想,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舞蹈艺术。”
“反而在诗里责怪自已为什么不为张尚书殉情,为什么尚书死了那么久她还苟活于世?”
“哀莫大于心死,关盼盼万念俱灰,她合上诗稿。”
“至此不吃不喝,十天后死于燕子楼。”
“消息传到长安,白居易大为后悔。”
“他已到晚年,他也像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豢养许多艺伎。”
“他最爱的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他全部的放走她们,恢复了她们平民身份。”
“到了宋朝,苏轼为徐州太守,一晚他夜宿燕子楼。”
“竟然梦到了关盼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梦中没有香艳,只有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感叹。”
辛弃疾:张仲素是一位学富五车之人,科举之路顺利。
仕途平稳,入朝为官,成为一位台阁诗人。
他的诗存世不多,题材多样,主要包括歌功颂德诗、边塞诗、闺怨诗三大类。
之所以张仲素不被推崇,是因为他长期处于宫廷之上。
所创作出的诗具有明显宫廷意味,因而让人觉得有溜须拍马之意。
在诗坛上,很多以写台阁诗为主的诗人,他们都会同时代文人被唾弃,也会被后辈人遗忘。
因为他们伴随的君主不论是英主还是昏君,在他们的笔下都是歌颂和奉承。
虽然张仲素一大部分诗是歌功颂德范畴之内,但并非一无是处。
他有一首诗,描写道士唱经场面,祥和、高雅,用心体会,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当然,诗人张仲素肯定会歌颂李唐王朝的昌盛。
在其一首《太平词》中,他用祥瑞来衬托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又写出战乱平息、边关安定的太平之景,以赞颂太平盛世。
再有,他也写过一些对君王赞美的诗,比如《献寿词》。
不仅描写恢弘场面,歌颂太平,崇拜君主。
这些诗看似有着阿谀奉承之嫌,但如果你细品每一个文字,可以看出诗人是真心为国家太平而高兴,并非刻意讨喜皇帝。
再有,张仲素笔下的台阁诗,也可以说明诗人对和平、富裕国家的渴望,以及期待贤明君主的永存之心。
同时能够彰显诗人对政治、文化特殊地位产生的责任心与优越感。
因此,他的台阁诗并不是虚假之言,也不是浮夸之语。
反而在溢美之词中能够体现出风雅之气,凸显雍容华贵之美,这必须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
张仲素还写过边塞诗,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充满儒家入仕情怀。
他的边塞诗宏伟壮丽,对边防巩固充满豪情壮志。
另外,他在边塞诗中歌颂战士们的作战精神,彰显李唐王朝豪气。
同时歌颂杀敌报国英雄,读完让人产生爱国之心,诗文又特别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张仲素还会大量描写边塞风景,以烘托战斗气氛。
又将边防战士的内心揭露出来,文字中流露出战士们背井离乡下浓烈的思乡之情。
可以说,张仲素的边塞诗是具有很高艺术魅力。
因为朝廷官员身份,在文字中散发出来激昂向上的决心,是非常可贵的。
闺怨诗也是张仲素诗中一大类,也是流传最广一类。
在诗中,诗人刻画出各类女性形象,挖掘她们内心诉求。
在甜蜜又悲悯的内心世界下,流露出对丈夫的忠贞。
当然,悲情是那个时期女性普遍情感。
因为丈夫身居在外,保家卫国,相思之苦溢于言表。
总体来讲,张仲素的诗虽然无法与同时期白居易、韩愈相提并论。
但他的诗歌具有一定代表性,尤其身份定位。
一位高官,官场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文人内心诉求是什么,在其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张仲素的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代表着那时期身居高位的人内心诉求,具有鲜明身份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