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364不用靠一条腿走路

364不用靠一条腿走路

364不用靠一条腿走路 (第2/2页)

朱元璋嗯了一声,他其实是知道后世子孙开海的事情,就隆庆时期开海就赚了不少银子。
  
  “布犁,你觉得这朝贡贸易有什么弊端吗?”
  
  “总体而言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还有一条致命的弱点。”
  
  听到这话,父子三人都看向王布犁,他们觉得朝贡贸易非常好啊,定价权什么的全都在大明的手中。
  
  即使那些使者夹带大批私货来进行买卖,他也不收税的。
  
  “什么致命弱点?”
  
  “那是周遭的番邦小国不跟咱们玩这个游戏了。”
  
  王布犁给朱元璋解释了一遭,虽然陛下下令什么两三年来一次朝贡,可是后面人家不来朝贡了。
  
  大明难道会因为这种事就开着大船前往四夷国家门口去放炮命令他们强行贸易吗?
  
  总体而言,这件事是依靠着国家的强力来维持的,从不考虑什么经济法则的。
  
  另外,外国贡使一到市舶司,一应接待和宴劳诸事皆由市舶官员负责。
  
  在陪送贡使进京时,还要由明廷派人代送贡物。
  
  贡使走到哪里,哪里的地方官就要宴请,还要征集老百姓为贡使运送物品。
  
  即使是农忙季节,也不得丝毫怠慢。
  
  因此,贡使入京便骚扰一路,给沿途老百姓造成很大负担。
  
  这个也变成了一项政治任务,百姓损失不小,大明也没咋赚到多少钱,就是一个政治秀了。
  
  再加上私人贸易越发的顽强起来,冲击和瓦解着朝贡贸易,他们可以直接同私人进行贸易,为什么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大明呢?
  
  “朝贡贸易得在政治方面,失在经济方面,而且我大明回赠给他们的物品价值远大于他们上供的贡品价值。
  
  他们既然付出了称藩纳贡的代价,大明多给他们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当我大明对他们的用来削减的话,他们就大为不满,感到无利可图的时候,干脆就不来了。”
  
  朱标也颇为认同的颔首,他这几年接待一些使者,也能感觉的出来。
  
  王布犁摊摊手:“长此以往下去,如此赔本的买卖怎么能长久呢?”
  
  其实这也是朱元璋的定下的政策,那就是厚往薄来的方针。
  
  “那该如何?”
  
  “我大明让他们称藩纳贡是赏他们饭吃,让他们有机会来大明内做点买卖,还敢贪心不足,直接把这波使者头头都给砍了,换一波不贪心的使者前来。”
  
  王布犁哼笑一声:“什么他妈的儒家的教化,都不如刀子好使。”
  
  “父皇,我倒是觉得妹夫他说的对啊!”
  
  朱棣连连点头,他方才也瞧见郑和的船队并不是很受欢迎,那拿出刀枪打一架,就变得受欢迎了。
  
  尤其是许多人都言语不通,你不把他打服了,他怎么会坐下来老老实实的听你的话。
  
  朱元璋一直都觉得王布犁是个激进派,过于激进了。
  
  但是他作为皇帝还是要“名声”的,随即摸着胡须不言语。
  
  倒是朱标接过话茬:“爹,其实妹夫他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咱待他们不薄,他们还都能干出杀人抢掠,背天恩而失君臣之礼。
  
  占据一蕞之土,就敢与我大明抗衡,属实是白眼狼,不好好教训一番,怎么能行?”
  
  朱元璋只是点头,但是并没有答应,他还记得自己颁布大明不征之地的小国名单呢。
  
  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己个打自己的脸,朱元璋还是有些接受不来的。
  
  “我们方才看郑和一遍宣扬大明,一遍同蛮夷做买卖,带回来许多金银以及各种特产,完全可以把金银入库用来兴修水利之类的,然后把特产一部分留用,一部分发卖出去。
  
  如此一来,同样是国家控制起来的买卖,看这样子今后的商税会大幅度提升的。
  
  我大明地大物博,又能赚到同宋朝一样的银钱,如此一来,何愁不会更早的进入盛世呢?”
  
  朱元璋目前对于追求盛世还是有着极大的期望的。
  
  他当上了皇帝,经过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最想要的就是让天下变成盛世。
  
  如此一来,才能对得起他天天工作那么晚的辛苦。
  
  “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朱元璋敲了敲椅子背倒是没有立即应下,他对于大海上的反明势力还是有着相当大的戒备。
  
  尤其是他的水军在河内打打仗还行,可是一旦去打海战,他还真是有点把握不住。
  
  这对于他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在海战这方面的人才,他一时半会也搜罗不到。
  
  主要是处于先天劣势,针对于海上流亡的那匹人。
  
  “不知道父皇在担忧些什么?”
  
  朱棣倒是大着胆子询问,反正他现在北平,也够不着。
  
  “你们都知道海外贸易能够赚大钱。”朱元璋一下子就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到时候百姓放弃土地,舍本逐末,咱大明是以农为主,到时候都没有人种田了。
  
  而且私自出海者还能逃避赋税,甚至犯了罪也直接出海,这是咱所不能容忍的。”
  
  说白了,种田在朱元璋心里一直都是排在头一个的。
  
  “陛下所言有理。”
  
  王布犁直接赞同了一句。
  
  倒是让朱元璋高看了他一眼,瞧瞧咱女婿这觉悟。
  
  虽然郑和下西洋的手笔在朱元璋看来,完全是王布犁他一手促成的,但现在并没有要立即做这件事,能理解他的难度,就很好。
  
  如此说辞,也是让朱元璋更舒服,也更加能接受。
  
  “其实郑和下西洋是有着不小的风险的,我大明目前对于南洋等地区的航道和自然环境都不是很了解。
  
  今后藩王使者前来,还是要让他们绘制成图,对外就说到时候我大明也会派遣使者去给国王册封之类的。”
  
  “不错,确实应该这么办。”
  
  毕竟按照要求没有得到大明册封的国王和世子,是可以被推翻的。
  
  许多番邦小国也愿意走这么一道程序。
  
  “至于方才陛下所言会担忧许多百姓都搭在小船去进行贸易,我私以为是不可能的,他一来无法装载更多的货物获利,遇到些许风浪就容易葬身鱼腹。”
  
  王布犁指了指屏幕上巨大的宝船:“就这样的船只建造出来需要多少娴熟的工匠和财力啊,所以我认为有能力私自出海的多是海边的豪商以及当地大族才行。”
  
  王布犁的话让朱元璋细细思索起来。
  
  他一直都是在“劫富济贫”,怎么能够忘记这种事了呢
  
  区区种地的小民怎么可能会有时间和精力造出稍微大一点的船只呢?
  
  尤其是他们能有多少本钱?
  
  还不是这些手里有钱之人能办成这种事!
  
  朱元璋自己都陷入了思维的局限当中:“不错,倒是朕思虑不周了。”
  
  “陛下,就目前一般的情况来看,海运获取十几倍的利润为常见。
  
  这种高额利润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海商违禁私出,不论陛下如何严禁,私人海外贸易也总是不能禁绝。
  
  其二,沿海百姓以海为生,久成习惯,尤其是自宋元以来,沿海百姓以从事海外贸易为生的人越来越多。
  
  大明实行海禁,无疑于断绝了他们的生路。
  
  他们为了不坐以待毙,便千方百计地私自出海。”
  
  “嗯,朕也是时长担忧他们同海盗勾结。”
  
  王布犁继续建政道:“陛下,大明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会越来越多,但是分配给百姓的土地也会越来越少。
  
  土地兼并不可避免的走上前朝的旧路,最终导致没有土地的百姓造反。
  
  有了海运这么一个贸易手段,兴许能缓解土地兼并的到来,不至于让大明只靠着农业一条腿走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