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六十章 赵云继续守城

第六十章 赵云继续守城

第六十章 赵云继续守城 (第2/2页)

第八天凌晨寅时,西门火起,杀声震天,城门大开。司马懿下令部队冲入城中。结果进入城池后,魏军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瓮城,而且这个瓮城堆满了柴草。进城的三千魏军被赵云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原来,魏国早就派了细作装成商队混入荆州城,人数足有五百。司马懿有特殊方法和他们联系,他们约好在这天的寅时,由这些细作发动突袭,夺取城门,司马懿就可以埋伏大部队从这个城门冲入城中。
  
  可是,经过上次东吴细作作乱的事件后,赵云吸取教训,战争一开始就实行了严厉的宵禁,加派人手在城中巡逻。晚上巡逻的人手甚至比白天还多。
  
  蜀军除了明哨还有暗哨,有些哨岗是在高处俯视整个城池的。五百的黑衣人队伍庞大,一出现就被高处的岗哨发现,通知了赵云,赵云派出火枪队将他们一网成擒。
  
  逼问出他们的来历、目的、联络信号后,赵云将计就计,假装城门被打开,将魏军引入瓮城,一把火烧掉。
  
  第九天,斥候来报,东吴出动五百战舰,杀奔荆州。原来,司马懿兵围荆州城前就去信孙权,邀请其出兵共某荆州,得手后,双方平分刘备在荆州的地盘。
  
  孙权反正已经和刘氏集团撕破了脸,现在有趁机落井下石的机会,那有不把握的。于是他下令陆孙率领水军出征,准备在荆州分一杯羹。
  
  刘厚得知消息后,下令荆州号马上出击,迎战东吴水军。这次陆逊有备而来,他在大船上装了很多床弩,并在弩箭箭头上包上浸泡了火油的布条。这些床弩的射程达到一千米以上,射程上一点也不输于荆州号上的火炮。
  
  当荆州号和东吴水军对射了一轮后,刘厚发现自己的坐船钉满了着火的床弩箭,标枪大小的床弩箭携带着的火油布条灼烧着船板,令到刘厚感到很害怕。他马上下令调头逃跑,并全力灭火。
  
  幸好荆州号对于这种火攻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和训练。船员们用湿了水的厚布覆盖在着火的地方,火箭很快就被扑灭。
  
  荆州号要逃,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那艘船可以追得上。很快,荆州号就逃离了东吴水军床弩的射程。这样一来,刘厚就无法阻止东吴军在荆州登陆了。
  
  最后东吴军围住了荆州城的南门,曹魏和孙吴第一次真正联手起来对付一个势力。这一战标志着蜀国联吴抗曹政策彻底失败,孙刘联盟瓦解。蜀国将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和吴国,三国混战进入一个新时代。
  
  刘厚没空管什么孙刘联盟瓦解不瓦解,在他看来,这个联盟除了赤壁大战时发挥过一下作用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在不断地争斗,早就名存实亡了。他现在忧心的是自己的火炮没有想像中的好用。
  
  上次之所以能打败东吴舰队,主要是突然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火炮这款新武器太有震撼性了,声响大,破坏力强。而当时,东吴舰队装备的床弩也不多,他们被突然打懵了,没有及时组织好还击。白白被刘厚捡了便宜。
  
  这次人家针对性地将射程远的床弩装备得多多的,自己就撑不住了。如果同等兵力下,床弩远远还不是火炮的对手。毕竟床弩杀伤力有限,靠着箭头的一点火油烧,在有足够损管人手灭火的情况下,对船体的损伤不会很大,不同于火炮只要命中几炮就可以将船炸沉。
  
  哪怕是自己只有对方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兵力,刘厚也不惧东吴水军。可是现在是五百比一,东吴军一轮齐射的弩箭数量极端恐怖,就算命中率再差,一轮齐射也会在荆州号上插上几十上百支火箭,这让刘厚怎么打啊?只能有多远跑多远了。
  
  恨得咬牙切齿的刘厚心中很不忿,他们命令关兴带领一千火枪兵,在晚上时偷袭了立足未稳的东吴大营。虽然陆逊已经加派哨岗,做足了防范,但是在大杀器霹雳雷一路轰炸过去的情况下,还是造成了东吴军至少五千人的伤亡。
  
  这次轮到陆逊恨得直跳脚了,泄愤之后的刘厚心里舒坦了很多。但是荆州城的战斗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吴两军很有默契,他们轮番上阵,日夜强攻。形势对蜀军逐渐不利起来。
  
  荆州城内兵力毕竟太少,在这种日夜不间断的攻城下,城内的伤亡也不断增加,士卒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疲累交加之下,数次被攻上城墙,险象环生。赵云先身士卒,很多次都是他亲自带队将登上城头的敌人打下去。
  
  战事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司马懿、陆逊智计百出,变着花样攻城。而赵云岿然不动,墨守成规,将城池守得严严实实。他的每一次应对都像教科书描述的一样漂亮,每个战例都可以作为教案用来教化学生。
  
  他这几年没有随刘备东征西讨,而是在刘厚身边蛰伏,教导学生,顺便精研兵法,看起来效果很不错。虽然有各种火器的帮助,但能在当世两大高手司马懿和陆逊的围攻下,坚持那么久实属不易,说明他在兵法一道上已经跻身超一流高手的水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