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出题之人,用心险恶 (第2/2页)
“离场后,将有半个时辰休息,诸位可喝水、用食、如厕,在半个时辰后将举行下一堂考试,下堂考试为算学,有需算筹者也可在这半个时辰内准备。”
范增已答完了所有题,他坐在位子上看着考场其他人,只见有人神情失落,摇头叹气,大抵是没将想写的东西写完,没将题答好,故有此相。
但,尽管失落叹气,却无一人再继续动笔答题,此时的人很有风骨,就算输了也往往坦率承认。
范增看向他旁边那名中年汉子,只见其答卷上写的极满,神情从容镇定,应是已答完答好了所有题。
不对,此人写的是楚字,他也是楚人?
中年汉子见范增盯着他的答卷,也没说什么,只冲范增又点了点头,似乎是在默认他是楚人的身份。
由于大秦还未得及向天下规范统一文字,而来参考的考生来自各地,所学习使用的文字有差异,因此在本次咸阳大考中,每道题用了七种文字,并允许以他国文字作答。
这也是迫于大秦现状的无奈之举,即使大秦实行了“书同文”,可实行的时日短,也不可能让所有参考者都很快学会。
由此可见,始皇帝的“书同文”之举何等英明,尽管在历史上他认为形体优美所推行的小篆并没被后世王朝采纳,但“书同文”这一思想却一直传了下去。
各地各有各的语言和文字,那绝对会成一个大问题:你写的,我不懂,我写的,你不懂,语言和文字上的隔阂将可能演变成民族间的不同,从而分裂,再不复一统。
但也只有这一次咸阳大考会允许用七国文字,属于特时特事特办,等下一次大考时,有且仅能用大秦规定的文字。
说话的那秦吏开始检查收取答卷,其间遇到了某些人未在答卷上写上姓名,还会提醒让其写上。
有些人被提醒写上时,常会写一个假名。
他们来参考是听说这咸阳大考会排名,还会被秦皇授予使天下皆知的名号,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们心中不服,特来一看,但又自觉清高,不想暴露自己姓名,受那秦皇嗟来之食,遂在答卷上留下假名。
等到揭榜之日,有氏有姓者不为榜首,反倒是被他们化用的假名所取,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你们这群渣渣,被我取了榜首,却连我真名都不知”的感觉,多么让人愉悦?
有人甚至想过直接不写名,但想到跟他们同样想不留名的人估计会不少。
那就算真在最终得到了榜首,又知道是不是自己?
且还有那监察他们考试的秦吏提醒,那就留一个假名来。
用假名还有一好处,万一用了真名没上榜,证明他们学识不足,人们会认为他们以往的贤名皆为吹嘘;而上了榜,那不仅是承了秦皇之情,还有背于他们给人们留下的清高贤才形象。
就像一位声称自己爱国、永远不会抛弃离开祖国的公共知识分子,突然被曝出在国外有大房子,还入了外国国籍一样。
他们在故国之地有贤名,被视为反秦批秦的代表,可现在却被曝出:你们竟然跑去参加了秦皇的咸阳大考,吃秦皇的粮?
范增倒无所谓,他留的是他真名,敢来参加咸阳大考就不要害怕这些,他发现收卷的秦吏并未将考卷拿走,而是留了下来。
秦吏将所有答卷收完,再检查了一遍后,放回之前拿的那个囊,对所有人道:“奉陛下之令,考卷便留于诸位!诸位现在可以离场,莫要乱走,下堂考试将在半个时辰后进行。”
许多人都将考卷郑重收了起来,这是他们参加第一次咸阳大考的证明,颇具纪念意义,范增也同样。